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儿童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经常出现身体不适,这让很多父母很是着急。
温馨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做好幼儿日常的衣、食、住、行,可有效预防儿童出现秋燥、季节病等问题,让宝宝可健康度过凉秋。爸爸妈妈们赶紧去了解一下吧!
秋天的气温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春捂秋冻”,秋冻,就是尽量少添一些衣服,这样对预防感冒有好处。然而,怎么“冻”也是一个技术活。
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仍坚持“秋冻”,势必会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爸妈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必要时仍需适当保暖。
秋冻时令指标:秋冻适宜节气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从初秋就开始加强孩子对冷环境逐渐适应的锻炼。
室内外温差指标: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时,孩子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
2~3岁孩子: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秋季应鼓励儿童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个够。一次性大量喝水,会淡化胃酸,不利于消化食物和杀菌,补水宜少量多次,并且最好喝白开水。
3岁以上幼儿:活动量增加,经常需要户外运动,所以,接触的空气温度以及自己的体温都不断在变化,因此,灵活的洋葱式穿衣法特别适合他们。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会更好。层数多,层间的空气流通相对较好,即使出汗也容易干,脱换也方便,无论室内、室外总能保持身体温度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