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生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思想起着深远的影响,原生家庭刻印在孩子心理的伤疤,要用一生去弥补和修复,很多甚至根本无从修复。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成年后的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呢?是否融洽?是否平等?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缺乏安全感、敏感、自傲等等情绪,其实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爱护和引导。
2.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教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重新成长的过程。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教授提出过一个观点:生活即教育。你不能自己天天玩手机,而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言传身教,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比如带我女儿坐车时我们会只坐一个位置,因为我们只付了一个人的车费,讲过一次后,以后坐车女儿都会主动说“妈妈,你先坐”然后她再坐在我腿上;家里房间的灯开着,她都会去关掉,并且告诉大人不要浪费电!很多细节,其实大人不用刻意去教,只要我们自己这样去做,孩子自然会学会。还有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因为我女儿要我送她去幼儿园,所以每天我洗漱好了叫她起床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赖床,有时候自己都已经穿好衣服起来了。
3.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尽可能亲力亲为,而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义务,不能将孩子完全丢给老人;如果工作实在很忙,回家看到孩子要跟他说:“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不要吝啬言语上的爱的表达,肢体上也要多拥抱孩子,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地花时间陪伴孩子玩耍。而且自己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带孩子真的是一件很累很累的事情,老人也有他们的老年生活。
4.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孩子,不是你在TA身边就叫陪伴,而是要全身心参与到TA的活动中。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不仅可以一起玩,还可以增长孩子的语言能力,学习比如什么叫“押韵”等等知识,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些很无聊,但对于孩子来说其乐无穷,尤其可以和父母共同完成的时候。还有的时候,孩子会毫无征兆地发脾气,这不是那不是,后来发现她只是想要证明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是关心在乎她的,所以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力,这个时候真的什么都不用说,只是轻轻地拥抱她,她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5.父母应有耐心、爱心和童心,尤其是童心。最好不要以父母的姿态俯视孩子,而应该以孩子的心态与孩子平等对话,比如和孩子讲话时,尽可能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可以平视自己。我会跟我女儿撒娇,我们经常会互换角色,她扮演妈妈或老师或姐姐,我扮演宝宝、学生,配合她玩游戏,我女儿会模仿老师、模仿电视里的主持人或扮演妈妈、扮演医生,反正我都就配合她,她让我躺着我就躺着,让我站着就站着,让我说什么就说什么。我非常累,但对于孩子来说,她很开心。想着这种累也就三五年,等她长大了不需要我的陪伴的时候,我会很怀念现在的时光,于是很珍惜可以和她一起玩的时光。
6.不用太过担心孩子受伤。尽量不要因担心孩子磕着碰着而不让孩子去上蹿下跳,尤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他们很怕孩子受伤后被儿子媳妇、女儿女婿责备,也怕衣服脏了难洗,不希望孩子穿得脏兮兮的丢颜面,尤其像现在这样的冬天。但是我觉得在安全范围内要尽可能让她去疯,孩子的精力无穷无尽,必须要得到释放,否则会憋坏。
有时候我女儿也会哭闹,比如去医院打疫苗,就在医院外面的水池栏杆上看鱼,二十几分钟都不肯走,我就去找护士姐姐帮忙,请她告诉小朋友不要趴在栏杆上太危险;在商场因为要买玩具而大哭大闹时,可以请保安叔叔帮忙,让保安告诉小朋友不可以在商场上这么大声哭闹,非常管用。
我女儿经常会说“我来!”她要自己穿衣服、洗袜子、洗脸,包括刚开始要自己吃饭,我们都没有阻止过,尽管现场常常被她搞得一片狼藉,但她从中体会到的喜悦和成就感是弥足珍贵的,一件我们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体验,从不会到会,她会很有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