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保育知识:守护冬日小暖阳:中班幼儿冬季保健全攻略

作者: 时间:2025-11-14 点击数:

随着寒风渐起,冬日悄然来临。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冰雪幻想的季节,同时也是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期。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好奇心重,但免疫系统仍未发育完善,需要成人更加细致科学的呵护。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需要携手合作,从衣、食、住、行、防等多个维度入手,为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他们安然、快乐地度过这个冬天。

一、 科学穿衣:贵在“暖”而不在“多”

许多家长怕孩子冻着,习惯把孩子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像个“小棉球”。其实,孩子活动量大,穿得过多不仅限制了活动,一旦出汗,经冷风一吹,反而更容易感冒。科学穿衣应遵循以下原则:

“洋葱式”穿衣法: 这是最推荐的方法。内层选择柔软、吸汗的纯棉内衣,中层穿着保暖的毛衣、绒衫,外层套上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和孩子的活动情况,方便地穿脱,有效避免过热和着凉。

三暖二凉原则: 保持孩子的“背暖、肚暖、脚暖”,因为背部受凉易感冒,腹部受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脚部离心脏远,血液循环差,容易受寒。同时,要确保“头凉、胸凉”,头部可以适当散热,胸部不要包裹过紧,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

必备单品: 一条柔软的棉质围巾可以保护脖颈,一顶舒适的帽子能防止头部热量散失,一双干爽吸汗的袜子和合脚的棉鞋是双脚温暖的保证。

二、 合理饮食:营养是免疫力的基石

冬季是积蓄能量、增强抵抗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增加热量与蛋白质: 适当增加一些高热量食物,如肉类、蛋类、豆制品等,以抵御寒冷。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它们是构建免疫细胞的物质基础。

补充维生素,对抗干燥: 冬季干燥,孩子易出现皮肤干、嘴唇裂等情况。要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柚子、苹果、胡萝卜、西兰花等。维生素C能有效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多喝温水,润喉防病: 保证充足的饮水至关重要。冬季虽然出汗少,但身体仍需大量水分来维持新陈代谢。温水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补水,又能润泽呼吸道,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避免用含糖饮料代替。

三、 精心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勤洗手,讲卫生: 教会孩子使用“七步洗手法”,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玩耍后,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这是阻断病菌传播最有效的方式。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整天紧闭门窗。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能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通风时可将孩子暂时带到其他房间,避免直吹冷风。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天气晴朗时,应坚持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钙质吸收,适度的冷空气刺激能增强孩子体温调节能力,提高免疫力。可选择在上午十点后、下午三点前,一天中相对温暖的时段进行。

保证充足睡眠: 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身体修复和生长发育的保障。中班幼儿每天应保证10-13小时的睡眠,包括午睡。

四、 疾病预防:构筑家庭与幼儿园的联合防线

冬季是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高发季,预防工作不容松懈。

及时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应按时带孩子接种。

学会观察,及时应对: 家长和老师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和体温。如发现孩子有精神萎靡、咳嗽、流涕、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应让其居家休息,及早就医,切勿带病入园,以免交叉感染。

家园共育,信息畅通: 家长应与幼儿园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如孩子有特殊身体状况或过敏史,应及时告知。同时,如果班级内有传染病病例,幼儿园也需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共同做好防护。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