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保育知识:儿童换牙期口腔保健护理小知识

作者: 时间:2024-12-02 点击数:

孩子六岁左右时,伴随他们好几年的小乳牙就要陆续光荣“退休”啦,取而代之的是将要陪伴孩子一生的恒牙,爸爸妈妈们在这一时间段可不能掉以轻心噢!

龋病

乳牙龋坏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根尖炎症,严重者可影响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且如果乳牙过早缺失,易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引起恒牙牙列不齐,因此家长要走出“反正乳牙要换,坏了没关系”的误区,重视“乳牙”龋齿和过早脱落。

儿童6岁左右时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后方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被称为“六龄齿”,它是最早长出的恒牙,也是决定其他恒牙排列和咬合的关键牙。但由于“六龄齿”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而且长在牙列的末端,家长往往误以为是乳牙,以后还要脱落,从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因此“六龄齿”是最易患龋的牙齿,需要重点保护,待牙冠完全萌出后,应尽快进行窝沟封闭。

口腔清洁

随着儿童换牙期颌骨的发育和恒牙萌出,乳牙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大,这些间隙会导致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吃东西时塞牙的状况。若嵌在两个牙齿中间的食物得不到及时清理,易导致前后两颗牙齿发生蛀牙。因此家长应督促好孩子认真刷牙,帮助孩子使用牙线清理牙间隙,预防蛀牙。

饮食,均衡营养

现在的孩子普遍饮食过于精细,牙齿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乳牙牙根得不到足够的刺激,牙根吸收缓慢迟迟不愿脱落,导致出现“双排牙”的情况。因此建议家长们多给孩子吃一些耐嚼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甘蔗、玉米、芹菜等,来刺激乳牙脱落和恒牙的萌出。另外,还要加强儿童的钙质吸收,督促孩子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鱼等等。

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注重孩子的口腔健康,除了饮食、刷牙、口腔护理外,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如咬唇、舔唇、咬舌、伸舌、吮指、咬指甲、偏侧咀嚼、口呼吸也不容忽视,须及早干预,否则易造成牙列不齐、咬合错乱和面部不对称等畸形,影响牙齿功能和面部美观。严重者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佩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熊孩子们天天“上蹿下跳”,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当发生牙外伤时,家长一定不要惊慌。若牙齿完全磕掉脱落了,应迅速拾起脱落的牙齿,注意捏住牙冠而不是牙根!放入鲜牛奶或生理盐水中浸泡,如果没有条件,也可迅速放入孩子的牙槽窝或舌下,让唾液来保存也是可以的,切记一定不能用纸巾、手帕、塑料袋等干燥保存!尽快到口腔科就诊,抓住牙齿脱落后再植的黄金半小时。   如今,“护腕、护肘、护膝、头盔”全副武装已经深入人心,却唯独“护齿”意识落后,在此建议家长们在孩子剧烈运动或玩耍如打篮球、踢足球、轮滑运动时,最好给孩子佩戴好运动防护牙托,可有效降低牙外伤发生的几率。

孩子换牙不可怕,只要家长们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前了解孩子换牙期的注意事项,就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换牙期,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