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保育知识:儿童急性肠胃炎预防攻略

作者: 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什么是儿童急性肠胃炎?

儿童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儿童的胃肠道黏膜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病变。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中较为常见,四季均可发病。

引起小儿急性胃肠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多在秋冬季节高发,常引起呕吐、腹泻。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常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引起胃肠道感染,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贾第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可寄生在肠道,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引起腹泻、腹痛,常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土壤或食物感染。

饮食因素

饮食不洁:食用了被细菌、病毒等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水果、蔬菜,未煮熟的肉类、海鲜等,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

生冷食物:过多食用冰淇淋、冷饮等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过敏与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有些孩子还可能对海鲜、鸡蛋等食物过敏或对乳糖不耐受,摄入后可引发胃肠道炎症反应。

如若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频繁呕吐:进食后不久就呕吐,甚至喝水也吐,让孩子吃不下东西。

腹泻不止: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颜色偏黄或发绿。

腹痛难忍:孩子会说肚子疼,小小孩童可能表现为哭闹、蜷缩身体,安抚也难缓解。

发热乏力:有的孩子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同时精神萎靡、没力气玩耍、嗜睡。

脱水症状:哭时眼泪减少、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这是病情加重的危险信号。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让胃肠道适当休息,症状较轻时可继续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是关键,可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冲调后让孩子少量多次饮用。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需特殊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抗生素,如大肠杆菌感染可用头孢克肟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中医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医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疗法,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日常护理:保持孩子腹部温暖,注意休息,勤换衣物和床单,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尤其是呕吐腹泻后要及时清理。

急性胃肠炎预防小贴士

注意饮食卫生:给孩子吃新鲜干净的食物,水果要洗净,不吃生冷食物,餐具定期消毒。

勤洗手:教导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能有效阻挡病菌。

增强免疫力: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甘谷县中医医院儿科为了减轻患儿痛苦,特开展指尖末梢血过敏源检测项目,过敏原检测可以确定过敏相关性胃肠疾病,还采用中药贴敷、中药烫熨、小儿推拿等中医项目来提高治疗效果。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了解儿童急性肠胃炎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希望每个宝宝都能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成长!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