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保育知识:注意防护 远离毒虫

作者: 时间:2025-05-19 点击数:

夏天来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虫䖵蟲集体出没的季节。如果一不小心被叮蜇咬钻,轻则皮肤红肿瘙痒,引起皮炎过敏,严重者还可能毁容甚至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这些个头不大、威力却很大的虫子?万一被叮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一起来了解吧~

一、蜱虫:自然界中的吸血鬼

蜱虫俗称草爬子”,大多生活在野外潮湿阴暗、人烟稀少的灌木丛、林间草地、草原牧场等处,尤其偏好枯枝落叶堆积和人畜活动频繁的区域。蜱虫外形为椭圆形,一般呈红褐色灰褐色。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大概是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吸饱血后体形可膨胀到黄豆粒或指甲盖大小。

蜱虫的危害

一般蜱虫会寄生在皮肤较薄处,叮咬后会不断释放麻醉剂,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可持续吸血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但吸血,还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在身体停留时间越久,感染疾病的风险越高,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处理方法

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硬拽或拍死蜱虫,不要用火烧、不要涂酒精、不要用手捏,一定要及时就医处置。如果暂时不方便就医,应遵循以下步骤处理:

用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记住别夹它圆滚滚的肚子,像拔钉子一样,用稳定、均匀的力度缓慢垂直向上拔除,不要让倒钩断在肉里。

蜱虫移除后,立刻用肥皂水清水清洗被叮咬部位,并用碘伏或酒精棉签彻底清洁。

将拔出的蜱虫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便于检测和诊断。

叮咬后两周内,如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起红疹子等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蜱虫叮咬史,不要侥幸拖延。

二、隐翅虫:飞行的硫酸

隐翅虫,又名青腰虫飞蚂蚁,身体细细长长,红黑相间,较容易辨认,大多栖息在落叶之中,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

隐翅虫的危害

隐翅虫本身并不咬人,真正“厉害”的是它体内的毒液,其PH值大约为1-2,妥妥地属于强酸。如果碰到毒液,会在数小时到2天后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脓疱,伴随瘙痒灼痛灼热等症状,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正确处理方法

当隐翅虫落到身上时,千万不要拍死,轻轻吹走、弹走或甩开就好。在家中发现隐翅虫,可以用胶带粘住,或者用纸巾捉住扔掉,处理完之后可以用碱性肥皂水来洗手。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毒液,一定不要自己乱涂药膏,也不要用手去抓挠患处或者触碰其他部位,应用清水碱性肥皂水立即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

三、马蜂:蛰针可连续多次攻击

马蜂又名为胡蜂蚂蜂黄蜂,外观具有各色花斑,一般是黄黑相间或者红黑相间。马蜂腹部末端有连接毒腺的螫针,攻击性较强,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多数被蜂螫的人都是不小心触碰到了蜂或蜂巢。

马蜂的危害

马蜂毒性强,被其蜇伤后,身体会出现疼痛瘙痒红肿热炎症。如果被蜇伤多处,还会引起发热恶心昏厥等全身症状。

马蜂在螫人后会释放报警信息素通知其他同伴,此时如果胡乱拍打,会引来更多马蜂。而且马蜂的螫针可以连续多次攻击,拍打也会激怒它们。

正确处理方法

如果遇到几只马蜂围着头部打转,切勿惊慌或拍打,要做个木头人”,等待马蜂离开。如果已经被蜂螫了,可采取以下措施:

包住头部,屏住呼吸,往上风口快步走逃离现场。

尽快用手指甲刀尖将蜂刺取出,以免蜂刺持续释放毒素。

柠檬水来中和马蜂的毒性,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缓解症状。

注意:马蜂的毒素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人群一定要重点防护。

四、刺毛虫:自然界的伪装大师

刺毛虫是刺蛾的幼虫,俗称洋辣子”,体长10-20毫米,头部尖锐,全身长满色彩斑斓的毒毛,静伏在绿叶间,非常善于伪装。

刺毛虫的危害

身上看似柔软的刺毛,实则是一根根空心的毒针”,里面装着淡黄色、强酸性的毒液,一旦接触人体皮肤,会引发剧烈的灼痛瘙痒,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丘疹水疱

正确处理方法

被蜇后切勿抓挠,防止毒毛进一步深入皮肤。

可使用宽胶带反复粘贴患处,拔除残留毒毛。

用碱性肥皂小苏打水清洗伤口,中和酸性毒液,然后涂抹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疼痛。

⒋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五、红火蚁:无敌的蚂蚁

红火蚁体长3-10毫米,体色棕红,腹部末端发黑,有连接毒腺的螫针,可以连续刺入人的皮肤释放毒液。

红火蚁喜欢温暖潮湿的开阔环境,它们的巢看起来就是地上一个蜂窝状小土堆。

红火蚁的危害

别看红火蚁的巢不大,但里面可能有上万只红火蚁,数量极其庞大。红火蚁的毒性成分主要是水溶性的毒蛋白生物碱,叮咬后会出现红肿水泡脓包,伴有烧灼的疼痛感和瘙痒感,还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正确处理方法

红火蚁通常不会主动攻击,所以看到蚁巢要赶紧走开,不要随意踩踏或捅人家的老巢。

若不慎踩到蚁巢,应立即快速逃离,并用力跺脚抖落身上的蚂蚁。

谨记不要乱拍,以免红火蚁受惊主动攻击,可以轻轻将其拂去或吹走。

如果被叮咬了,用清水肥皂冲洗患处,用冰敷缓解症状。

不要挤破脓包,可以涂抹外用药剂止痒。

如果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全身瘙痒等严重过敏反应第一时间去医院。

六、注意防护远离毒虫

了解了上述毒虫们的生活习性和危害后,我们居家或外出游玩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加以防护:

居家

睡觉时关好门窗:不给虫子们留下进屋“坐客”的机会。

夜晚务必关灯:虫子们一般都具有趋光性,睡觉时尽量少开灯。

准备防虫措施:夏天在家中备上溴氰菊酯或奋斗呐类杀虫剂,对室内和四周环境进行喷洒杀虫。

⒋保持室内室外整洁:及时清除房屋四面的朽木、废料、杂草,清除垃圾,不给毒虫们留有“栖息地”。

户外

⒈穿浅色衣物:便于发现毒虫,尽量戴帽子、穿长袖衣裤、长袜,裤脚扎入袜内或鞋子里,穿球鞋等高帮鞋,减少皮肤裸露。

⒉喷洒驱虫剂: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驱虫喷雾,重点防护耳后、脚踝等易叮咬区域。

⒊避开阴暗潮湿处:尽量选择硬化路面,避开草丛、灌木丛等毒虫活动区域,不要在潮湿阴暗地坐卧、久留。

⒋进屋前检查全身:尤其是腋下、腹股沟、头皮、耳后等隐蔽部位,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澡。携宠出游,务必仔细检查宠物身体。

春夏交替,万物繁茂,此时正是游玩踏青的好时节。户外出游安全健康第一,希望大家务必做好防护,远离毒虫隐患,尽情享受夏日的轻盈和美好~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