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班10月保育教育:正确认识儿童发热

作者: 时间:2023-10-08 点击数:

儿童患者中发热是常见且家长最为焦虑的症状之一

那什么是发热呢?

不是儿童皮肤摸着很烫就是发热,—定要用体温计测量,4-5岁的孩子可使用耳温枪,小一点的孩子还是建议使用体温计更准确。当体温≥37.5℃,才为发热。

发热的原因什么

非疾病因素剧烈运动或小婴儿的剧烈哭闹)、衣物等包被过多、环境温度过高、预防接种、水分摄入过少等。

疾病因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但临床上以感染性为主

小于3月龄孩子的发热,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发热一定要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大于3月龄孩子的发热:细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中耳炎等比较常见。

而临床上引起发热的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低,如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有其特征性的疾病表现。

发热的物理降温措施:

1.冷敷: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的毛巾达到体温时,应更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也可退热贴代替,一般4-6小时左右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身体:水温应在32-34℃之间,擦拭部位为颈部、腋窝等大血管经过的浅表处。将毛巾浸湿温水拧干,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擦浴时如果孩子出现寒颤、面色苍白,要立刻停止擦拭,给予保暖等相应措施。

3.泡温水澡:如果孩子发烧的情况不严重,并且意识也比较清醒的话,可以让孩子泡一个热水澡,不但非常的舒服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降温作用。

发热的药物降温:

小儿发热>38.5应给予退热药,可选择口服或栓剂,服用时应按照医嘱或遵照说明书给予患儿正确的剂量。常用的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可以交替使用,比如在应用布洛芬后1-2小时后仍无退热迹象或持续高热,可考虑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同一成分的退热药4-6小时后可重复用药一次,但24小时内最好不超过4次。

常见误区:

1. 捂汗

2. 酒精擦浴或酒精混水洗澡

3. 冷水擦浴或冰敷

4. 输液退烧,通过这么多年的科普,相信大家都知道输液的各种弊端,所以没有指征医生是不会建议你输液的。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