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教育知识:习惯养成

作者: 时间:2025-11-24 点击数: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衔接小学的关键阶段,这一学期的教育核心在于“能力奠基”与“习惯养成”,既要保护幼儿的探索热情,更要针对性培养其适应未来学习生活的核心素养。

思维能力培养是本阶段的重点。大班幼儿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家长和教师可借助生活场景开展训练。例如整理玩具时,引导幼儿按“材质”“大小”“功能”等多维度分类;散步时观察树叶,通过“形状像什么”“颜色变化的原因”等问题激发思考。同时,数学启蒙应融入日常,如分水果时理解“数量守恒”,上下楼梯时认识“序数”,让抽象知识在具象体验中落地。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需注重“结构化”与“逻辑性”。除了鼓励幼儿复述故事、描述见闻,还可引入“思维导图”辅助表达,比如用“谁-在哪里-做什么-心情怎么样”的框架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事件。此外,亲子共读时应增加互动环节,如让幼儿预测情节、改编结局,或针对故事内容提出“如果你是主人公,会怎么做”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其思辨性表达。

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培养更为关键。这一阶段需重点规范幼儿的坐姿、握笔姿势,建立“先完成任务再玩耍”的规则意识。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制定“每日小计划”,如“30分钟自主游戏+20分钟绘本阅读+10分钟整理玩具”,让幼儿在规律中形成时间观念。同时,通过“值日生”“家庭小帮手”等角色,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与执行力,为小学的自主管理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进入“合作性阶段”,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幼儿学习“换位思考”,当出现矛盾时,鼓励其用“我觉得…因为…你可以试试…”的句式沟通,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社交能力。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