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学习资料: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分析

作者: 时间:2024-03-18 点击数:

朱苏

【摘要】: 建设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 ,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美好事物组织开展美术活动 ,做到寓教育于生 活之中。基于此 ,对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展开探讨 ,从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重视民间艺术资源 的挖掘、强化各类资源的整合管理等多个方面探索资源库建设途径 ,为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

在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资源库建设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幼儿园的重视。建设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能够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发展提供支持,助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幼儿园希望利用资源库更好地协助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具有重要地位,能够起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的要求,贴近幼儿生活,帮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热爱美和创造美。

一、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⒈ 推动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发展

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幼儿园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发展,展现美术课程、美术活动的特色与优势,而且能够体现生活化教育的意义,突显出幼儿教育的人文价值。

⒉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开展幼儿美术教育需要幼儿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在感受、了解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艺术创作灵感和冲动。好的幼儿教育应做到充分利用生活,引导幼儿探索感性的人 、事 、物,确保幼儿能够参与到美术教育活动中,实现生活经验的巩固、扩展和迁移,使幼儿在获得良好审美体验的同时 ,产生创作欲望。[1] 幼儿的智力发展较为迅速,生活化美术资源库能够为教师以生活为背景开展美术教  学活动提供便利 ,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参与美术活动 ,对美术产生深刻印象和直观感受,快速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美术资源库中包含丰富的美术素材和生活资源,涉及范围较广,凭借丰富的美术资源创造自由、开放、民主的生活文化氛围,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适应幼儿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活化美术资源库,通过为幼儿提供认识、观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机会,确保幼儿能够根据感觉、知觉等完成美术创作。通过合理筛选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美术教学内容突破幼儿画册和教材的限制,激发幼儿的情感。作为一种情感教育,美术教育与生活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兴趣 、情感 、性格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通过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2]

二、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思路

⒈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

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符合美术课程开展要求,能够利用生活化资源为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并形成自然的、真实的审美情趣。在资源开发方面,应当确保筛选的资源具有艺术性、美观性,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美和发现美。如将生活中的废旧物资作为活动材料,应确保物资整洁、美观,色彩鲜艳,给幼儿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废旧物资的可用性、教育性,刺激幼儿参与到美的创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又如将资源利用与美术活动的开展结合在一起,为幼儿提供漂亮的石头,组织幼儿在石头上作画,体验不同石头的不同触感、形状和色彩,探索各种美术元素的搭配方法。

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通过挖掘适合幼儿的生活化美术课程资源,建构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生活化美术活动课程,确保提供的资源具有适宜性,符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需要。

在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时,面向小班幼儿,应考虑到这一阶段幼儿精细动作尚未取得较好发展,创造性思维仍然受到局限,可以单纯从色彩、形状等角度筛选资源,使幼儿通过拓印等简单操作,欣赏叶片等自然资源的纹理、形状;针对大班幼儿,需要提供不同种类的资源由幼儿自主进行创造性表达,如通过粘贴装饰画完成不同形状和色彩的搭配。

从总体上来看,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需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要回归到生活中,让幼儿园美术课程与生活紧密相关,确保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⒉资源开发体现人本原则

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按照《 指南》的要求,加强对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的利用,为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需要重视环境资源的开发,通过合理创设和利用环境资源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兴趣爱好,通过设置美工橱窗等方式为幼儿提供创意空间,由幼儿自主选择想要展示的美好事物,使幼儿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更好地理解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重视幼儿的审美体验,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寻找合适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3] 拓宽幼儿的创作思路。

要围绕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美术课程和活动内容,资源开发要体现人本原则,,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幼儿收集活动需要的材料,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课堂和课外实践互动,达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目标,促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活动中 激发兴趣、唤起自主性。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发不同的生活化美术资源,根据不同个体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高效利用资源,体现生 活化美术资源库的教育价值。

三、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途径

⒈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广泛收集美术资源,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组织丰富的美术活动,鼓励幼儿仔细观察、体验,在美术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累经验与素材。

⑴广泛收集资源。

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并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立足幼儿生活,做到合理、多方位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育资源, 以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为契机,主动探寻一切能够与幼儿生活、美术教育课程

密切联系的资源,深入挖掘和发挥资源的教育价值,在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同时,使美术教育契合幼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 纲要》等相关文件所提出的美术教育生活化要求。

首先,教师可以加强自然资源的梳理,从生活实际出发,收集幼儿平时接触到的石头、叶片等各种资源。在农村地区,可以收集玉米、豆角等蔬菜资源,凭借植物、土石丰富的形状和色彩,给幼儿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

其次,教师可以加强生活材料的收集,如废旧的报纸、衣物、瓶子等都可以成为美术活动材料。在美术创意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将不用的衣物、鞋子等作为载体,让幼儿利用绘画笔、涂料对这些载体进行改造 ,在满足幼儿个性需求的同时,使幼儿体会到美术创作的意义。

最后,教师应当重视环境资源的利用,如将楼梯拐角装饰成美术作品展示区,为幼儿提供欣赏美、创造美和展示美的空间,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审美力。

科学建设资源库。

为方便使用各种资源,需要做到科学建设资源库,按照大班、中班 、小班三个阶段分别建设资源库。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筛选新颖的事物,将玩具资源作为重点,收集能够用于简单造型的各种生活物品,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做到寓教于乐。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小班幼儿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时教师应重视主题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围绕主题区域收集不同的活动资源,如收集主题活动卡片、教具 、区域材料等,确保各类资源能够较好地为教学活动展开服务;收集石头 、树枝等低结构材料,通过组合和再加工投放至不同活动区域,方便幼儿创造新玩法 。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这时教师可以更多地收集一些可加工的材料,如废旧纸箱等,用于制造小汽车、帐篷等,给幼儿提供更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总之,应根据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科学建设生活化美术资源库, 由幼儿对资源进行简单组合和再创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

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体现艺术特色,确保幼儿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获得审美发展。但长期以来 ,幼儿园美术活动存在“ 范画式 ” 问题, 即教师指导幼儿按照范画涂鸦、创作,不利于幼儿想象力 、创 造力的培养,抑制了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 。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突破教材、教育资料的局限,通过 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有效地选择课程资源。

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相对简单的民间艺术作品作为课程资源,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如在课程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柳条编作品,由幼儿自主欣赏,并向教师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使幼儿学会发现和描绘美,发展自己的事物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语言能力等 。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 ,可以为幼儿提供柳条编作品的编织原料和成品, 如果篮 、漏斗等不同实物 ,让幼儿通过看 、闻 、触摸  感受红柳的特征,同时配合播放柳条编视频,加深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直观理解。教师在选择民间艺术作品时 ,需要确保提供的美术材料可以给幼儿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 ,如皮影戏、水墨画等 ,可以感染幼儿的情绪 ,使幼儿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4]  在选择课程资源时 ,用简单的民间艺术作品来代替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电脑 、手机等数码设备 ,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拓宽幼儿的视野 ,引导幼儿真正做到发现和感受生活美 ,学会创造生活美。

总之,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能够 推动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当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应当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强化各类资源的整合管理,推动幼儿 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顺利达成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

学习档案

课题名称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主题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分析

时间

2024.2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具有重要地位,能够起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的要求,贴近幼儿生活,帮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热爱美和创造美。

一、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⒈ 推动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发展

⒉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二、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思路

⒈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

⒉资源开发体现人本原则

三、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途径

⒈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

⑴广泛收集资源。

科学建设资源库。

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

有效地选择课程资源。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生活化美术资源库的建设应当符合美术课程开展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应当丰富生活化资源的种类,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强化各类资源的整合管理,推动幼儿 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顺利达成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