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学习资料: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五项策略

作者: 时间:2024-05-06 点击数:

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五项策略

林禹含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提出,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教育形式,以提高幼儿学习专注度,培养其多方面的技能素养与学习品质。而美术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 儿审美鉴赏能力的主要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应将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程教学中,借助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幼儿感知艺术美的能力,弥补以往单一化教学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从丰富美术教学材料、拓展美术教学形式等五个角度,对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审美鉴赏意识,还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多方面学习技能的协调发展,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幼儿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使其艺术创作过程中可应用的素材较少,对绘画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在美术课程教学中会出现兴趣不高等学习问题,容易逐步丧失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而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幼儿接受教育指导和积累学科知识的重要环节。将游戏活动引入幼儿园美术课程中,能建构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有助于降低幼儿出现逆反心理的可能,既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升实践绘画技能,进而促进幼儿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消除幼儿抵触心理

在现今社会生活中,幼儿从家庭环境中脱离后,最先进入的是幼儿园的学习环境。面对陌生的群体与环境,幼儿的心理状态会长久地处于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中,容易出现抗拒和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会增强对幼儿园学习的抵触感。加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育对象和教学任务较多,难以观察到每个幼儿情绪和状态的变化,会增加幼儿产生抵触心理的可能。但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通过开展美

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能帮助幼儿调动生活经验参与到幼儿园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增加幼儿对陌生学习环境的了解,能使其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缓解紧张情绪,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力。这也是培养其集体观念和合作学习意识的重要方式。

(二)培养幼儿表达自信

在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活动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比较大,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方式,能有效集中幼儿注意力,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不足。因此开展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能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年龄和班级对教学的限制,能拓展幼儿人际交往空间,便于快速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也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心理状态与情绪会得到极大

放松,更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能培养 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能使幼儿学会包容、理解和分享。因此在组织美术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积极的鼓励与评价,帮助幼儿放下戒备心理,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幼儿的学习表现,制订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方案,推动幼儿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美术教学材料,鼓励幼儿游戏创作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颜料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扮演主要角色,通过对颜料和色彩的不同搭配能创作出类型多样的美术作品,能合理传达内心感受与情绪,便于提升主动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相较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幼儿由于其性格

表达自身情感提供更多空间。而且爱玩、好动是幼儿的独特性格特征,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使教学活动更贴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便于创作出更丰富新颖的美术作品。因此在开展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幼儿生活视角选择学习材料,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营造游戏教学情境,多角度激发幼儿绘画热情,增强班级艺术氛围和学习感受,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情绪与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园绘本故事开展游戏化教学,依据故事内容搭建不同的游戏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画出故事背景图,提升幼儿对绘画对象的分析总结能力,凸显游戏情境对其创作能力的培养效果。而且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正处于素养提升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幼儿对不同事物的体验

与判断存在一定局限性,只有面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才能产生绘画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依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绘画主题,选择生活中常见且能吸引幼儿兴趣的绘画材料,以激发幼儿自主创作灵感,充分挖掘幼儿的绘画潜能。例如在组织以“为动物做衣服”为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时,为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撕纸的方式完成本课绘画创作,重点向幼儿讲解“撕”和“卷”等实践技能,增强其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感度,促进幼儿手、脑等不同部分的协调发展。而且幼儿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动物,面对小动物时会产生兴奋感,愿意与动物交流和玩耍,因此以动物为主题开展美术教学能提高幼儿参与兴趣。为切实提升本课美术教学效果,教师还可组织“为小羊和小兔做衣服”的游戏活动,利用多媒体呈现小羊和小兔的图片,并讲述小羊和小兔失去美丽的毛而被其他同类嘲笑的故事,以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接着教师展示自己为它们制作的衣服,引导幼儿猜测这些衣服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引入本课美术教学主题。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完成撕纸和拼接的游戏活动,鼓励其在创作中加入个性化元素,并将优秀作品放置在班级展示区。这样既能丰富幼儿艺术创作的形式,又能积累更多美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三)拓展美术教学形式,增强幼儿感知能力

在现今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始终采用相同的美术教学形式,即使不断变换绘画主题和材料,也难以提升幼儿美术学习的新鲜感,会使其逐步丧失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全面提升幼儿审美鉴赏与艺术创作的能力。而且对于刚开始接触美术创作的幼儿来说,新颖的绘画方式与游戏活动一样具有吸引力,能使其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游戏化的过

程中,教师应不断拓展美术教学形式,将教学设计视角从室内向室外延伸,营造更自由广阔的绘画创作环境,挖掘更多的美术创作素材,增强幼儿对色彩和绘画对象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状态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游戏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总结生活中可用于美术创作的事物,通过创造游戏机会增加幼儿对绘画类型的了解,缩短幼儿美术表达与自身绘画能力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除常见的直观式绘图外,还有手指点画、吹画和印象画等多样化的绘画形式,通过呈现不同的画面能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有助于幼儿掌握更多美术绘画技法,能提升幼 儿在美术学习中的自信心。例如在组织以“创意吹画”为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小猫不小心将主人的颜料瓶打翻了,不同颜色的颜料都洒在了白纸上,想到主人一定会生气,小猫非常紧张,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猫吗?”借助这一故事引入本课美术学习主题,吸引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随后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的白纸和颜料等绘画工具,指导幼儿先将不同颜色颜料滴在白纸板上,采用嘴吹的方式将颜料铺平散开。在幼儿掌握吹画的相关技巧后,教师可以组织接力吹画的游戏活动,幼儿以猜拳的方式决定吹画的先后顺序。由教师给定吹画主题,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接力完成吹画作品创作,最终由小组互评选择获胜方,促进学生多方面绘画技能的协调发展。又如在组织以“可爱的斑点狗”为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时,在完成小狗身体的基础绘画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棉签点蘸的方式画出小狗的斑点。通过开展创意棉签画的方式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有助于拓展美术教学形式,能使幼儿灵活应对不同绘画主题,提升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游戏互动环节,增加幼儿创作经验

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是解决学习疑问和提升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推动建构学科高效课堂。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环节的开展,通过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增强与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提升对其学习兴趣点和性格特征的了解,为开展对幼

儿的个性化指导提供条件,使幼儿能依据自身需求完成绘画创作。同时在借助游戏活动开展师生互动时,教师还应增强互动方式的趣味性,实现绘画经验积累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使幼儿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延伸美术课程教育价值。而且为确保美术课程教育质量,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新奇性、稳定性和指导语言游戏化的原则,遵循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营造游戏情境,使其能合理传达出对绘画对象的不同情感,提升绘画技能积累。

(五)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在现今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家庭和社会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伙伴,是影响幼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家园合作的教育形式引入其中,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美育理念,在家园合力中提升幼儿审美鉴赏与绘画表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家长用发展性的视角评价幼儿的学习活动,既应关注幼儿绘画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更应注重对幼

儿学习情绪的引导,帮助其体验美术学习的成就感,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同时在家园合作教育中,教师应明确作品欣赏环节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将幼儿的优秀绘画作品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激发幼儿自主绘画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游戏化能提升美术教学质量,有助于创造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情境,便于挖掘幼儿潜在的艺术创作能力,能满足幼儿园在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思考开展美术教学游戏化的方式,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摘录者:杨姝姝

学习档案

             教师:杨姝姝

子课题名称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基础研究

主题

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五项策略

时间

2024.5

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提出,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教育形式,以提高幼儿学习专注度,培养其多方面的技能素养与学习品质。而美术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 儿审美鉴赏能力的主要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应将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程教学中,借助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幼儿感知艺术美的能力,弥补以往单一化教学的不足。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审美鉴赏意识,还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多方面学习技能的协调发展,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幼儿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使其艺术创作过程中可应用的素材较少,对绘画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在美术课程教学中会出现兴趣不高等学习问题,容易逐步丧失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而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幼儿接受教育指导和积累学科知识的重要环节。将游戏活动引入幼儿园美术课程中,能建构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有助于降低幼儿出现逆反心理的可能,既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升实践绘画技能,进而促进幼儿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现今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始终采用相同的美术教学形式,即使不断变换绘画主题和材料,也难以提升幼儿美术学习的新鲜感,会使其逐步丧失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全面提升幼儿审美鉴赏与艺术创作的能力。而且对于刚开始接触美术创作的幼儿来说,新颖的绘画方式与游戏活动一样具有吸引力,能使其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游戏化的过 程中,教师应不断拓展美术教学形式,将教学设计视角从室内向室外延伸,营造更自由广阔的绘画创作环境,挖掘更多的美术创作素材,增强幼儿对色彩和绘画对象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状态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游戏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总结生活中可用于美术创作的事物,通过创造游戏机会增加幼儿对绘画类型的了解,缩短幼儿美术表达与自身绘画能力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美术素养。

师生互动环节是解决学习疑问和提升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推动建构学科高效课堂。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环节的开展,通过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增强与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提升对其学习兴趣点和性格特征的了解,为开展对幼儿的个性化指导提供条件,使幼儿能依据自身需求完成绘画创作。同时在借助游戏活动开展师生互动时,教师还应增强互动方式的趣味性,实现绘画经验积累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使幼儿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延伸美术课程教育价值。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