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学习资料:浅谈大班情景绘画中通感联想的运用

作者: 时间:2024-12-24 点击数:

浅谈大班情景绘画中通感联想的运用

章奕炜

情景绘画是借助虚拟的情景启发幼儿将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融入自己的绘画想象中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差,对生动有趣的对象可以长时间的注意”这时情景就变成一个载体它让技能传授变得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维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何为“通感联想”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换句话说由某一门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对另一种艺术的感觉。它就像“桥梁”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达到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之目的。如何将情景绘画与通感联想相联系通感联想如何在情景画教学中发挥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后笔者有了一些启发与感悟。

一、视觉通感激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应画而生

在视觉通感中颜色会变得有温度画面会变得更形象冷暖都会变得有重量。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视觉通感激发幼儿的情景联想来达到情景创作的目的让通感联想在文学和美术之间架起“互通之桥”。

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有趣的绘本,书中文字寥寥无几画面中的谷堆、小池塘、篱笆组合成一幅幅有趣的场景如你细细观察狐狸和母鸡会在它们身上发现很多图形、图案、线条的组合排列。由此大班美术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应运而生了。教师首先带领幼儿观看画面引导幼儿发现绘本通篇画面的颜色是黄色一方面让幼儿感觉到这是在秋天另一方面让幼儿感受到故事通篇是一部幽默的喜剧。而后教师准备了故事中动物、花草的轮廓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情景创作。《母鸡萝丝去散步》将文学故事转换为生动有趣的情景绘画让幼儿在视觉通感中产生通感联想在幼儿作品的呈现中可以看到给母鸡画的装饰图案精细优美多用明亮的颜色给狐狸画的装饰图案则多用锯齿三角形用色冷色调居多无形中体现着幼儿的爱憎。视觉的冲击给了幼儿灵感更带给他们成功的体验通感联想这座“互通之桥”让字与画相遇景与感相融美妙而奇趣

当幼儿看到一幅画、一个场景他们的视觉通感首先发生,如若通过适当的激发就可以让幼儿在冷暖色调中感受画中的情感在观察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中感受他们的动态和心情或是利用画面中蜿蜒曲折的线条来感受画的温度。在视觉通感的作用下幼儿的脑中发生联想从而调动先前的经验把视觉转化为语言再转化为画面情景绘画也就应“画”而生了

二、听觉通感引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声色兼具

钱钟书先生有段论通感的话“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里的挪移。亚里士多德说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我们的《礼记·乐记》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对这节文章这样解释‘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这段摘选运用到幼儿的情景画中同样适用。幼儿对声音是敏感的从声音中可以发散出很多联想。大班美术活动《农贸市场》中教师先播放了一小段嘈杂的声音,然后问“这是哪里的声音为什么这么吵闹”小朋友猜测是菜市场因为听到了很多声音。教师继续问“人们在农贸市场做什么呢”小朋友的回答是买菜。接着再用一段音频引导幼儿去倾听摊主跟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顾客之间闲聊的声音……通过以上呈现小朋友们都说菜市场是个热闹的地方这里的“热闹”就是通过刚才的听觉来实现的通感菜市场里人们的交谈声、摊主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在听觉通感的引发中声音转换成画面幼儿的画中就有了摊主张大了嘴巴伸手递给客人蔬菜、鱼肉的画面有了人们三五成群面对面他们说这是买菜的人在交流今天买了什么菜……

听觉通感引发了幼儿的通感联想,让幼儿从听觉出发联想到各种各样的情景把这些情景转化成画面从而让通感联想打通了幼儿的多感官通道,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得以运用发展把生活经验变成一幅幅趣味盎然的情景画。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把通感统合起来,使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发展。

三、想象通感触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妙趣横生

幼儿心理学中对想象是这样定义的“想象是幼儿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表明表象积累越多情景语言能激发出的原有表象就越多。在情景绘画中幼儿画面上的内容都是曾经见过的知觉经验中所储存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的作品其中很多事物也是变异于他周围的生活。

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可以成为幼儿想象的素材,当幼儿看到相框他们就想到相框中要有照片那照片里会有怎么样的场景呢?于是幼儿的想象就在美术活动《相框》中开始了照片里有全家福有和小狗玩耍的照片有和姐姐去划船的照片有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幼儿的想法越多表象积累的就越多。用想象的方式带给幼儿画面触发情景联想让幼儿回忆起与家人外出的情景在哪里拍照了?姿势是怎么样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想象许多的场景也就历历在目了。在幼儿展示的作品中有的是和妈妈、姐姐在公园里划船湖面有波纹岸边有绿树鲜花天空有灿烂阳光;有的画了爸爸穿着黑西装妈妈穿着拖地长裙,摆着优美的舞蹈姿势在拍婚纱照;有的画了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在游乐园、虞山公园、日本北海道的全家福留影;有的想象和妈妈乘着宇宙飞船去太空探险;有个女孩画了自己穿着公主服,王子正在花海边偷偷地看着她说这是自己多年后变成美丽公主的样子…..

想象通感还原了幼儿的经历触发了情景再现。当幼儿在获得情景画主题时首先会调动自身的经验来回忆经历过的场景想象当时的人事物和心理活动状态,想象通感就让他们从语言表述变换成画面呈现,让幼儿将所思所想将曾经的经历用画笔画出来还原出曾经经历过的场景同时在心理上重温当时的心理感受。通过想象通感让幼儿回忆表象将其转换和集合生成和接通有关的意向触发了幼儿的知觉记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幼儿的绘画创作。

在美术情景绘画活动中通感联想搭起桥梁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情景再现让幼儿将经验转换生成情景画激活各感官通道调动幼儿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幼儿获取绘画题材掌握绘画技能更是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了发展与提升。借用徐迅的一句“有通感在故图画或可兼具声、色、香、味、触、法通感联想让幼儿在情景绘画中有感而发有应而得有想而绘!


学习档案

课题名称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主题

浅谈大班情景绘画中通感联想的运用

时间

2024.12

情景绘画是借助虚拟的情景启发幼儿将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融入自己的绘画想象中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差,对生动有趣的对象可以长时间的注意”这时情景就变成一个载体它让技能传授变得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维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一、视觉通感激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应画而生

在视觉通感中颜色会变得有温度画面会变得更形象冷暖都会变得有重量。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视觉通感激发幼儿的情景联想来达到情景创作的目的让通感联想在文学和美术之间架起“互通之桥”。

二、听觉通感引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声色兼具

听觉通感引发了幼儿的通感联想,让幼儿从听觉出发联想到各种各样的情景把这些情景转化成画面从而让通感联想打通了幼儿的多感官通道,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得以运用发展把生活经验变成一幅幅趣味盎然的情景画。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把通感统合起来,使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发展。

三、想象通感触发情景联想情景绘画妙趣横生

幼儿心理学中对想象是这样定义的“想象是幼儿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表明表象积累越多情景语言能激发出的原有表象就越多。在情景绘画中幼儿画面上的内容都是曾经见过的知觉经验中所储存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的作品其中很多事物也是变异于他周围的生活。

在美术情景绘画活动中通感联想搭起桥梁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情景再现让幼儿将经验转换生成情景画激活各感官通道调动幼儿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幼儿获取绘画题材掌握绘画技能更是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了发展与提升。借用徐迅的一句“有通感在故图画或可兼具声、色、香、味、触、法通感联想让幼儿在情景绘画中有感而发有应而得有想而绘!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