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课题活动:利用草木染,完善植物资源库

作者: 时间:2023-02-10 点击数:

利用草木染,完善植物资源库方案

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洛阳路幼儿园 崔倩倩

研修背景:

为了进一步探索植物资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的利用,教师通过草木染活动将植物资源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引导幼儿探索草木染活动。增强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幼儿审美意象,逐渐感知植物资源的魅力

研修目的:

利用多维方式了解草木染。

根据草木染,从多元角度完善植物资源库。

研修时间:

2022.12.7下午12:00—14:00

研修对象:崔倩倩、杨璐、邵琛禧、吴越、幼儿

研修地点:幼儿园

研修准备:

草木染的文献资料

研修过程:

㈠教师签到

㈡活动内容

审视植物资源的分类

在上一次活动中,已经将自然资源进行一级分类,但是并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二级分类。所以这一次根据理论以及实际重新审视植物资源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了解草木染。

从草木染的历史发展、草木染的定义、草木染的染料、草木染的技法等角度搜索关于草木染的相关活动。

师幼进行草木染探究活动

教师们讨论草木染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草木染活动的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引导幼儿在了解草木染的基础上,和幼儿进行一场与草木染积极互动的神奇之旅,感受自然的魅力,体验作品拆开时的惊喜。

⒋审视草木染活动。

根据活动中的现状,教师从多元角度分析此次活动,促进活动更好地延伸与发展。

主题讨论记录表

课题名称

中班户外美术活动中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主持人

崔倩倩

时间

2022  12  7

讨论主题

利用草木染,完善植物资源库

参与对象

崔倩倩、杨璐、邵琛禧、吴越、幼儿

研讨记录

一、审视植物资源的分类

崔倩倩:其实,从上一次的课题研究中已经进行实地勘察,初步了解了我们幼儿园的资源,并且简要的制作了自然资源的清单,但是其实我们制作的清单它的含金量比较少,觉得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便于我们后期的快速利用。

杨璐:上一次我们只是将自然资源进行了分类,但是并没有明确植物资源的分类。

崔倩倩:确实只有清晰的分类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了解我们的自然资源,更好地在户外活动中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在这之前,我也阅读了很多的文献,也发现不同的人对于植物资源的分类是不同的,有些人是将植物资源分为农作物、果树、观赏性植物,有些人是将植物资源分为农作物、花卉、树木。我经过了思考,并且参考了太仓市教育局《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沿用了植物资源分为农作物、花卉、树木。

邵琛禧:我觉得可以,反正现在还是实践的过程,我们可以先做出来。如果后期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再次调整。

崔倩倩:那好,那我们就按照这个维度思考一下后续的分类。比如说农作物,我们怎么分类。

邵琛禧:我觉得可以按照农作物产品进行分类,比如说可以分为谷物、豆类、薯类、油 料、棉花、麻类、糖类、烟叶、药材、蔬菜、瓜类、其他农作物等。

杨璐:我认为可以根据播种的时间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分为春夏播作物、秋冬播作物。如果按照收获的季节进行分类,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分成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吴越:经济用途好像也可以,我们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弄作物。粮食作物我们可以有稻谷小麦杂粮等,经济作物有如棉花、油料、糖料等,其他农作物有蔬菜、饲料、绿肥。

崔倩倩:我觉得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经济用途中,因为根据农作物的产品进行划分,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是按照露露的播种时间分类,又太为简单,所以从经济用途这个角度我觉得可以尝试。但是刚刚小吴说过其他农作物有蔬菜,饲料、绿肥。根据我对于园部的了解,饲料和绿肥园部是没有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直接把这两个删掉,那么,我们现在的最终分类就是将农作物分为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现在我们可以思考花卉的分类,我其实觉得花卉的分类比较简单,因为花开是有时间的,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对花进行简要的资源梳理。

邵琛禧:可以有些树也会开发,是不是就和后面的树木资源有了一定的重合。

崔倩倩:对,因为比如说石榴树,它既有花,也有果。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植物资源清单中植物必然有重合,所以我们做的只是更好地去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分析透彻,但不可能做到不重合。那么,我们继续下一个树的分类。

吴越:树其实本身就很多可以探究的资源,比如说树枝、树皮、树叶等等。

   杨璐:那其实可以从观察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说可以变成观也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形类。

崔倩倩: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其实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的重合,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树木的数量不多,我们可以和花一样按照时间进行分类。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的将分类的大框进行了重整,但是之前并没有完全将植物资源统计在内,然后,今天,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草木染活动和幼儿一起再次统计幼儿园的植物资源。

二、从不同角度了解草木染。

崔倩倩:之前,就是推荐了很多草木染的文章,想问,通过阅读,你们对于草木染有什么样的了解。

邵琛禧:我知道草木染的历史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植物作为染料进行染色,他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数量和品种上初具规模,政府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秦汉时,植物染料已成为染色常用染料,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至唐代,草木染发展进入相对鼎盛时期。同时,“草木染”一词来源正如我们常说的“绘本”一次来源于日本一样,“草木染”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在1912年提出。他根据草木染的主要染料来源,正式确立了“草木染”的概念。

杨璐:我透彻理解草木染染料的染料,我知道如何对草木染料进行分类,从古至今,说法不一。当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五色”色系分类法:青、赤、黄、白、黑。将其称为原色,将原色混合得到的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被称为间色。草木染染料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红色赤铁矿朱砂苏木、茜草、红花等。黄色石黄(硫化砷)和黄丹(氧化铅)姜黄、栀子、槐花等。青色天然铜矿石兰草。白色铅粉和白云母黑色炭黑;胡桃树、柿子树、栎树。

吴越:我知道了一些草木染常见工艺草木染也称为植物染色,根据染料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有无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媒染色等。我们的祖先根据不同染料的特性创造了不同的染色工艺: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吊染、扎染、蜡染、浮染、夹染)

崔倩倩:大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草木染的历史发展、草木染的染料、草木染常见的工艺对我们草木染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实,说到底,我们草木染活动就是一项植物染色活动,是一项古人的技艺。

三、师幼进行草木染探究活动

崔倩倩:那么其实我们之前是对我们幼儿园的植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还是经过我们思考是有问题在的,我们没有真正细致地一寸一寸去观察、了解幼儿园已有的自然资源,并且其实经过我们对于孩子的观察,发现,他们对于幼儿园的资源也不是非常的了解,他们只会说这个是花、这个是草,但是并没有感知这些自然资源可以运用到我们户外美术活动中,他们对于户外美术活动的认知还是比较局限的,所以,我认为草木染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我们可以去带领我们的孩子去通过观察逐渐了解植物资源。

邵琛禧:可是草木染是需要我们去煮自然资源的,我们怎么去带操作呢?

崔倩倩:其实,我们户外有一个玻璃房,玻璃房旁边就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在这走廊上有很多植物资源,这个玻璃房园部计划就是想把他设计成一个幼儿探索草木染的地方,那草木染的形式比较多元,有用植物进行煮染,也有用植物进行敲染。那我是觉得可以和园部申请,让玻璃房可以通电,一旦通电就可以满足植物进行煮染的条件。敲染我们其实就可以放在长廊下,更好地贴近幼儿走进自然、探索自然的理念。

四、审视草木染活动

崔倩倩:我们已经和孩子进行了草木染活动,在活动着围绕着“植物资源的开发”你们有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亮点都可以展开说说!那我首先来说一点,是围绕我们植物资源的清单,其实,我们之前在设计清单的时候,我们是围绕着资源的名称、图片、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主要用途、幼儿介绍植物的二维码展开植物资源的清单制作,但是链接我们草木染活动,我们制作的这个清单和幼儿的关系紧密型不够,我们为了自制植物清单而去做了一个清单,其实没有意义,我们是要想发设法将这个植物清单和幼儿活动进行链接,所以,我是想在我们可以丰富植物清单,比如说可以加上对照《指南》幼儿可能获得的经验,还有是建议衍生户外美术活动。但是,也新出了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直在围绕自然资源进行讨论、分析。但是我们还没有把目光放在户外美术活动上。户外美术活动到底有哪些形式呢,我们还没有讨论,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花时间找一些资料,然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没有去分析过我们孩子在美术方面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我认为这也是个重点,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花时间去了解一下,这样才能够更为详细的有效的制作我们的植物清单。

杨璐:我们可以先去找些理论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幼儿的关键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结合户外美术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我是和幼儿在进行草木染活动中发现我们幼儿园的农作物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根据时令有改变。

崔倩倩:确实,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既能够知道我们的植物清单并不是一层不断,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不能说这次的研讨之后,就把我们的清单放置一边,我们还是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去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清单,科学、动态、发展的清单才是真正的清单,才能真正被孩子利用的清单。

邵琛禧:其实,我在和孩子去进行草木染活动,我发现了我们之前忽视了水生植物,我是看到我们幼儿园小山坡旁边有一个水池沟,里面有铜钱草和水稻。

崔倩倩:邵邵提出了我们忽视的点,我们确实一开始在分类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水生植物的存在,这个角度还是值得我们去制作清单,因为水生植物确实地上植物是不一样的,它是能够清晰地看清楚里面里面跟的状态,可以引导幼儿开拓思路,发现不一样的美。

吴越:其实,我在和孩子进行探索发现,其实幼儿园植物每一个地方都是有花,有树,有灌木丛,按照审美的角度来说,是美的,但是按照分类的角度也是乱的,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清楚这个地方有哪些?

崔倩倩:其实,小吴提出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强幼儿对于园部植物资源认知的问题。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时,我们老师是需要提供一些材料,但是不免会发生幼儿想要的材料,我没有提供到位,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收集自己想要的资源,如果他们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资源是不熟悉,不免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会导致孩子难过,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考虑,孩子才是主体,所以增强孩子对于植物的认知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下一个阶段就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制作园部的自然资源地图,在制作的孩子过程,孩子能够有目的的感知自然资源的地理位置。并且,在制作完成,其他年级孩子都可以通过资源地图了解园部资源。

那么,今天的研讨到这里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次研讨,我们今天的共识有以下几点:

⒈植物资源清单一级分类:农作物、花卉、树木、水生植物。二级分类:农作物(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生植物(沉水、挺水、浮叶、漂浮)

⒉植物资源清单要链接幼儿,体现幼儿可能获得的经验,可能衍生户外美术活动。

⒊制作植物资源清单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对园部资源变化敏感度,及时调整、丰富植物资源清单。

 

后续研究措施

⒈理论学习:

⑴利用文献、书籍梳理幼儿美术关键经验,提升教师专业性。

⑵利用案例、论文梳理户外美术活动形式,打破教师视域。

⒉携手幼儿共同自制园部植物资源地图。形式多样:纸质、电子。

⒊可以着手开发幼儿园动物、生存环境类的资源,梳理其清单。

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的研讨活动,我们更清晰了我们研究路径。在活动中,研究者首先对于植物资源进行一级、二级分类,使植物清单更清晰明了,方便教师在后续户外美术活动中的利用;接着,研究者通过文章、资料丰富了草木染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草木染活动奠定了夯实基础;然后,研究者讨论了草木染活动的前期准备,确保草木染活动正常开展;最后,研究者根据草木染活动的现状分析植物资源的开发,明确后续的活动。

活动照片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