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实践,反思植物资源清单 崔倩倩:经过上一次的实地研究——利用草木染、完善植物资源库,我们延伸出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植物资源清单的开发主体更偏向于我们教师;第二个问题是植物资源清单在户外美术活动中的利用率偏低;第三个问题如何提供适宜的帮助引发幼儿关注植物资源,探索植物资源,继而利用植物资源。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在实践中真实发生的,我们只有通过研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户外美术活动中利用植物资源。 那我们现在就根据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来解决。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们现在着重开发的是幼儿园的植物资源清单,我们忽视了幼儿真实生活,幼儿不仅会在幼儿园感受自然,也会和家人感受自然,他们可能在家里就种植了很多植物,这些植物其实也是可以成为我们在户外美术活动中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拓宽植物资源的范围,从更广阔的的角度中去寻找、搜集、开发自然资源,而从园外开发的植物资源的主体更多是幼儿和家长,这样更能促进幼儿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 杨璐:在之前我们制作的自然资源清单确实更偏向于我们老师的开发和使用,但其实我们也借助了草木染的活动,引发幼儿去自主探索自然,但是在和幼儿一起开发植物资源的过程中,我利用手机软件让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植物,但是过来一段时间,他们对于这个植物的名字又忘记了,所以我在思考,我让他了解这个植物的名字有意义吗?或者说我刚怎么引导孩子更关注幼儿园的植物资源,因为,在户外美术活动中,我们依然是以幼儿园的植物资源为主。 崔倩倩:其实,我觉得你说的问题有点像第三个问题,也就是其实问题之间是有互通性,正因为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会导致千千万万的问题产生。在之前,我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因为我在和幼儿进行草木染活动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关注点和我们老师关注的不一样,我们可能更多是想要去了解这个植物资源的名字是什么,这个植物资源可以链接什么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幼儿哪方面提升,我们是抱着目的进行草木染活动。但是在幼儿眼里,他觉得这是花、这是叶子,叶子敲染出来的是绿色的,花敲染出各种颜色,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植物是什么,只在乎他们的操作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展示,他们体验的是快乐,他们是以愉悦地心态进行草木染活动。 邵琛禧:既然我们和孩子的关注点和目的是不一样,我们如何提供适宜的鹰架支持促进幼儿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户外美术活动。 崔倩倩:因为之前我们一直着重于开发二字,一直忽视了利用,现在通过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我发现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之前,我们确实花费了很多的心力去调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把制作幼儿园植物资源清单表,并且也想发设法去和活动进行链接,去根据指南分析幼儿可能获得经验,我们不能说是无效的,是有一定意义的,比如说我们老师对于幼儿园的植物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打开自己的视域,探索更多样形式的户外美术活动,但是确实把幼儿排除在外的,我们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制作的清单,忽视了利用植物资源的对象其实是幼儿,那么,其实,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植物资源地图。 其实,我觉得植物资源地图可以把我之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全部解决,首先,和幼儿一起制作植物资源地图可以引发幼儿关注植物资源,可以细致关注树叶与树叶之间的区别,继而对植物产生兴趣,我们并不需要一定要让幼儿说出这个植物的名称是什么,但是我们需要引导幼儿仔细关注植物之间细微区别,看到植物种类之间的差异性;接着,和幼儿一起制作的植物资源地图不需要把全部的植物资源全部罗列到位,只需要绘制幼儿感兴趣的植物资源,所以是以幼儿的立场上开发植物;最后,可以提高幼儿对于园部植物资源的认识,从而在户外美术活动中开拓思维,创设出更多的户外美术活动。 杨璐:确实,植物资源地图有利于幼儿运用多感官感知植物,了解植物。植物资源地图也可以和我们植物资源清单进行链接,使植物资源清单发挥更好地作用。但同时,我觉得我们也面临了一个困境,就是植物资源地图如何制作呢? 二、链接经验,思考如何制作植物资源地图 崔倩倩:制作资源地图的主体其实并不是我们,我们要将制作权要交还给幼儿,我们是辅助幼儿去制作资源地图,以便他们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所以我们老师并不是说去做一个甩手掌柜,我们还是要明确如何去制作资源地图。其实,我觉得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植物资源地图。”大家有自己的想法吗? 杨璐:我觉得植物资源地图就是一张图,里面能够清晰标注植物在哪里。 邵琛禧:我的想法其实和璐璐差不多,我也觉得植物资源地图就是幼儿能够明确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资源。 崔倩倩:我在大家的基础上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我们的幼儿园园内植物资源地图就是指师幼共同在调查幼儿园园内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直观形象地运用绘制的地图,标识出可利用的植物资源。那么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明确植物资源地图的含义,我们如何构建园内的植物资源地图呢?大家有没有自己的思考 邵琛禧:我认为我们老师虽然现在已经非常明晰植物资源地图是什么意思,但是孩子对于植物资源地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照片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地图含义,然后慢慢逐步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资源地图的含义。 崔倩倩:确实,幼儿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探索者和使用者。他们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话题讨论和视频分享的形式,丰富幼儿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基于此,教师继续和幼儿深入探讨自然资源地图的含义,引导幼儿明晰制作园内自然资源地图的重要意义。然后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实地观摩园内三公里资源地图和观看与构建资源地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激发幼儿创建园内自然资源地图的兴趣和丰富幼儿对园内自然资源地图的认知,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晓在户外美术活动中不仅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自然资源,也可以将不同的自然资源进行联结,满足自主选择户外美术的内容、美术材料和伙伴的需求。 杨璐:幼儿明确植物资源清单的含义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散步的时间去了解我们的幼儿园的空间布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自然资源的大体位置。 崔倩倩:是的,我们之前是利用草木染的活动带幼儿去了解我们幼儿园的植物的大体位置,但那是,幼儿更关注的是植物,并没有结合地形和具体的位置,所以熟悉幼儿园的布局我觉得非常的重要,只要在了解布局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地图,接着我们教师就可以根据地形细致划分园内空间布局,形成网格化空间布局图,引导幼儿对园内空间划分有初步的概念。然后教师给予幼儿机会选择网格点,幼儿以小组的形式结伴而行、实地勘察、借助识别工具等形式共同收集与统计园内自然资源。在进行整体自然资源盘查后,师幼共同绘制园内自然资源地图,标志出可利用的植物资源。 杨璐:但是仅仅有这个植物资源地图感觉太简单啦!我们是不是有一个延伸呢? 崔倩倩:这确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植物资源地图如何才能和幼儿经验、幼儿户外美术进行一个链接!我们可以在图中衍生出什么新的内容?其实之前我看过王海英教授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绘制与有效利用》,我觉得大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她里面就是重点提出来如何绘制资源地图。绘制“课程资源地图”可以制作成电子版,也可以做成“简易纸质版”。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地图”相对来说更有利于有效利用,其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⒈截取地图 即到百度或高德地图、当地规划部门地形图中截取以幼儿园为中心而拓展开的地图,注意版本一定是最新的、与实际地理方位等相匹配的。将截取后的图导人autocad或photoshop等电脑软件中,能够随意拉伸图片大小、加注标识以及调整比例尺寸等。 ⒉标注类别 就搜集到的资源按照类别采取不同的符号标记或链接方式进行对应的标注,为了区别资源种类,建议参考“档案管理”的目录编排进行标注。如我园以不同类别资源的音序(大写)来命名一级分类,该首字母加二级分类(或关键字)的音序(小写)组合成小的分类,结合有关实名以及幼儿能够看懂的标记就可以区分不同类别的资源,方形、圆形等分别代表不同的配套资源分类。 ⒊必要链接 对于每一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可以根据情况加注简单的介绍链接,包括适合去的时间、季节,联系方式,每次可容纳的人数,可以支持幼儿获得哪些方面的主要经验等,这样更方便教师提取资源和利用资源,加注时可以利用★等符号结合超链接进行。 如Z-n-苦瓜生产基地★链接内容:联系电话0511-88136116;3~10月份适宜参观;观看(或参与)种植、开花、搭架、牵藤、长叶、结果、采摘、生产、包装、商标设计、销售等。配套的物质资源■链接内容:图片■-1(苦瓜生长图片)、区域游戏材料■-y(苦瓜茶包装材料)等。配套的数字资源●链接内容:视频●一s(苦瓜生长过程、苦瓜茶制作过程)等。 这个是偏向于我们成人制作的资源地图,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取这里面的关键点重点思考我们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我们的资源地图,我们这个月就完成初步的资源地图的设计。
三、制作与自然有关的绘本资源清单 崔倩倩:之前我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自然资源清单,那现在我们也可以继续围绕自然资源进行绘本资源相应的讨论。 璐璐:我觉得可以根据我们之前对自然资源的分类进行讨论。 崔倩倩:我也觉得,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绘本的质量。 那么,今天的研讨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我们今天的共识有以下两点: ⒈师幼携手共同制作植物资源地图。 ⒉植物资源地图的丰富性有待商榷,可借鉴专家提出的理念可标注类别和进行必要链接。 ⒊制作与自然有关的绘本资源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