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课题活动:联系实际,丰富资源地图

作者: 时间:2023-03-24 点击数:

主题讨论记录表

课题名称

中班户外美术活动中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主持人

崔倩倩

时间

2023  3 20

讨论主题

联系实际,丰富资源地图

参与对象

崔倩倩、吴越、杨璐、邵琛禧、幼儿

研讨记录

一、链接活动,思考资源地图的问题

崔倩倩:在这一个月中,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勘察幼儿园地理位置,和幼儿一起进行资源地图的制作,那么在过程中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困惑的地方亟需我们共同解决。

邵琛禧:在实践中,我们是以幼儿为主,让小朋友以小组的形式结伴而行、实地勘察、借助识别工具等形式共同收集与统计园内自然资源,充分以幼儿为主。但是在勘察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孩子的表征不清晰,不能够让其他幼儿明确这里有什么?

崔倩倩:我在和幼儿共同自制资源地图的时候同样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其实幼儿在表征前,我们要和幼儿进行前期的经验铺垫,比如说引导幼儿先仔细观摩花朵和叶子的形状,区分它们细微的差别。因为有些幼儿其实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比如花朵就画成5瓣,大树就是统一的形象,这种表征其实是虚假的,是幼儿没有基于实践靠着已有经验进行想象绘制的。

杨璐:我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的自然资源类型较多,而且小朋友每一个自然资源都想画下来,他们对于每一个树都感兴趣,尤其是我们种植园地,他们的兴趣度更浓厚了。

崔倩倩:我认为我们老师首先要明确自然资源是辅助于幼儿户外美术活动的一种资源,我们借助于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美术活动,所以我们如果放任孩子把一草一木都绘制表征出来展示在我们的资源地图中,孩子也会因为大量的表征不想探索,所以我们在和幼儿共同自制资源地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支持、引导的作用,要引导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表征自然资源地图,随着开发和利用的增多,逐步展示,丰富我们的地图,而不是一股脑全部呈现。自然资源地图开发我认为是一个动态,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自然角因为时令在发生不断地改变,所以我们的地图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更改。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自制的时候先把地图画下来,然后自然资源是孩子表征好了塑封,然后直接黏上去。粘的时候不要粘得很牢,可以选择容易扒下来。

吴越:我发现在自制地图的时候就在思考王海英教师那篇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绘制与有效利用”,它里面其实说了好多,包括如何标注类别、必要链接。但是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崔倩倩:之前其实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是因为我们都赞同一句话:地图不是一蹴而成,而是不断发展,丰富的。我们要时刻把握“资源——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在对园内自然资源初步分类的基础上,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网格点,逐一对搜集的自然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并勾勒出以网格点划分的自然资源地图的细节图。首先幼儿明晰细节图中包含的内容:资源简介、艺术创作的方式。接着幼儿在明确艺术创作的方式的基础上,套用“档案管理”目录编排的方式,对自然资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情况进行标注,以便在复杂的资源地图中方便快捷找到适宜的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检索和选用效率。但这只是我现在的看法,而并没有落于实践,所以我们可以在后期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丰富自然地图。

邵琛禧:其实我觉得资源地图可以和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只是一张地图不利于后续深挖。

崔倩倩:其实我是比较赞成邵邵使用二维码的观点,现在班级中我们申请到了iPad的使用。二维码的信息存储、自动识别的功能对丰富园内自然资源地图提供了新思路。细节图中园内自然资源简介,幼儿无法用语言文字和绘画进行表征,所以可以将幼儿语音介绍自然资源的音频制成二维码嵌入资源地图中,扩充资源地图的信息量,方便幼儿利用第三方设备直接识别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同理,也可以将幼儿运用自然资源的视频制成二维码放置在资源地图中,便于幼儿更直观地获得自然资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运用的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后期在实践中去发现其是否合理。

杨璐:因为幼儿园的同种树木不止一棵,我们在资源地图中只在同一个区域内画一棵,然后可以在旁边进行标识,写出数据。

崔倩倩:这个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用细笔在树的旁边进行标识,这样更清晰。

邵邵:在孩子自制地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分不清比例问题和方向的问题,就是和实际不太一样。

崔倩倩:这和幼儿的年龄有关,他们尚不能轻松地用地图完整地表征空间环境,因此后续我们需要鼓励幼儿进行有意义地的身体活动与对其进行空间认知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转化的过后才能,我们需要帮助幼儿建立基于自身认知水平之上的空间方位关系和空间能力。

吴越:其实,这个地图绘制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崔倩倩:但是我觉得地图绘制还是有小技巧的,第一步我们首先确定大门的位置,确保幼儿知晓初始位置;第二步就是我们要画建筑物,确定前面升国旗,中间小山坡,后面爬笼的位置;第三步以自己作为起点,按照统一顺序记录相邻标志物;第四部是可以两个或者三个参照物来确定位置。同时,我觉得我们在绘制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空间词汇进行描述,比如说我们的柳树位置在我们小山坡的山脚下以此来提升幼儿的方位感。我们要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建构与自然链接的平台,让幼儿的生活、学习化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地图真正回归幼儿。

二、着手开发其他自然资源,完善资源地图

崔倩倩:我们刚刚分析了植物自然资源地图在实践中的问题,并通过集思广益暂时性的解决了问题。那现在我们继续分析和开发幼儿园中其他自然资源,梳理其清单。其实之前,我们已经将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生存环境资源。

杨璐:生存环境资源我觉得就是指水、土壤、石头、沙子等。

邵琛禧: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去我们饲养角看看就知道,比如说有小兔子,鸡等。

崔倩倩:我觉得动物资源不应该局限于我们的饲养角,比如说一些昆虫:蚂蚁、蜘蛛等。

吴越:在小木屋里有一个昆虫博物馆,我们可以将户外美术活动和此地进行链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小动物,我们可以把他放在昆虫博物馆,不仅可以让幼儿观察,也可以让幼儿绘画。

崔倩倩:是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之前的植物资源清单的方式撰写动物和生存环境类资源。一定要谨记我们的清单要表明所在的位置,思考可能引发的活动,以及指向幼儿关键经验。

那么,今天的研讨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我们今天的共识有以下两点:

⒈植物资源地图要凸显“资源——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

⒉梳理动物资源和生存环境类资源清单。

后续研究措施

⒈理论学习:

聚焦性搜集自然资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利用的案例,形成丰富的案例集。

⒉根据以一个主题开展系列的资源在户外美术活动中的利用,厚实课题研究。

⒊思考园外自然资源。


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的研讨活动,我们依然重点关注资源地图的构建。在活动中,研究者根据自制植物资源地图及户外美术活动中利用植物资源地图的情况,从资源地图表征的方式、呈现的方式、链接幼儿的经验等多元角度思考如何丰富资源地图,促进幼儿真正的发展;最后开始着手开发动物资源和生存环境类资源,制作资源地图。




活动照片



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洛阳路幼儿园3月课题活动:

联系实际,丰富资源地图

为加强“资源——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提高植物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洛阳路幼儿园部分教师于2023年3月20日下午12:30——2:30开展课题组会议,本次会议由崔倩倩老师主持。

首先,崔老根据自制植物资源地图及户外美术活动中利用植物资源地图的情况,从资源地图表征的方式、呈现的方式、链接幼儿的经验等多元角度思考如何丰富资源地图,促进幼儿真正的发展;最后开始着手开发动物资源和生存环境类资源,制作资源地图。

通过本次研讨,教师们开始从儿童视角倾听儿童的声音,开始把空洞与宏观的理念转化为教育现场的行为,并保持教育的警觉性调整师幼互动的方式,着重丰富植物资源地图,发挥植物资源地图的价值。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