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区域游戏开始了,晗晗、忆忆来到建构区。他们先从玩具柜中拿取积木,因为不知道要搭什么,他们就把每种形状的积木都拿出了几块放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忆忆从地面凌乱的积木堆里拿了直角三角形积木,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长的直角边贴在地面上,三角形的两个最小的角左右相对,又在两个三角形的中间放上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接着,他又拿起了一个长条柱形积木横架在三角形上,看是否能让长条柱形积木不倒下来。可是长柱状积木一直掉下来,要么就是左右晃动,忆忆就继续调整长柱形积木的摆放位置,晗晗则开始用新的形状开始尝试新的建构。教师尝试介入,询问忆忆:“你们在搭什么呀?”孩子们默默低下头继续他的建构。
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幼儿玩大块积木的经验相对不足,在取用积木时仍倾向于使用小块积木,游戏还处于感受各种形状积木的不同属性阶段,他们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建构技能技巧等还都比较陌生。游戏的专注性和持续性也不够,常常进行简单的建构游戏后就开始漫无目的地摆弄积木;从整体发展来看,她们对建构游戏非常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一直在专心搭建他的作品,坚持性比较好;晗晗、忆忆无法说出自己建构作品的名称来看,他们在本次建构游戏中的目的不明确,建构技巧的使用也很不足,还处在和积木初始的探索阶段。
支持:
⒈提供幼儿更多的建构图片和建构技巧示意图,使幼儿游戏的目的性更强一些,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游戏前引导幼儿共同商定本次建构的主题。
⒉生成和建构有关的讨论活动,使幼儿对建筑物有更多的认识,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
⒊鼓励幼儿在建构室的协作行为,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及时也可以适当引导幼儿,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幼儿自主探索,合作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