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散步时,晨光注意到地面飘落的黄叶,立刻蹲下身捡起一片,举到眼前说:老师你看,这个叶子像小扇子!他将树叶放在手心轻轻扇动,又弯腰捡起第二片深绿色的叶,捏着叶柄转了起来,嘴里念叨着:它在跳舞。随后他发现一片边缘有破洞的叶子,凑近闻了闻,皱着眉头说“有点臭臭的”,又拿起另一片叶对比:这个是软的,那个是硬的!捡拾5片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放进红色小篮筐时,还按“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的顺序摆放,偶尔会和旁边小朋友分享:我的叶子比你的大!《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小班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在散步过程中,他能主动关注树叶的颜色、形状、触感、气味等表面特征,符合小班幼儿观察的特点。通过扇动、转动、对比等动作探索树叶,体现了幼儿能用多种感官的认知方式。而“按大小摆放树叶”则初步萌发了分类意识。另外晨光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符合小班幼儿以具象语言伴随动作描述事物的特点,但表达存在不完整。
我们可以继续⒈提供放大镜、树叶图鉴等材料,引导晨光观察树叶的叶脉、叶缘细节,提问“这片叶的‘纹路’像什么?”,帮助其从“表面特征”向“细节特征”拓展。⒉提供标有“颜色”“形状”的分类盒,鼓励晨光将树叶按特征归类,并用画笔画出“最喜欢的树叶”,同时用简单符号记录“软/硬”“香/臭”的感受。
⒊开展“树叶找妈妈”游戏,引导晨光根据树叶特征匹配对应树木,感知“树叶与树木的关联”,同时组织“树叶拼贴画”活动,支持其用捡拾的树叶创作,进一步体验自然材料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