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保育:如何帮助幼儿管理情绪

作者: 时间:2024-05-17 点击数: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幼儿期是培养情感管理和情绪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能正确认识、科学引导,帮助孩子学习成为情绪的“小主人”,将有益于其长久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幼儿管理自己的情绪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原因一:还未学会正确释放和表达情绪

成年人大多可以过运动、听歌、看剧等各种方式来转移、排遣掉负面情绪;相形之下,幼儿则比较缺少这类表达的渠道。再者,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特别对于一些语言发育弱、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会或不善于用话语述说自己内心的感受,一旦遇到挫折、困境,就只能将负面情绪外化为较长时间的低落、哭闹等表现。

原因二:幼儿自身发展特点所致

学龄前幼儿的控制力较弱,语言表达功能也不完善。当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刺激时,情绪就会“爆发”。而且,孩子们可能不懂得掩饰自己心情的;情绪起伏会很明显表现出来,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另外,孩子的情绪容易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也易于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在幼儿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哭起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跟着哭。这些都是由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所导致的情绪行为表现。

原因三:想通过“闹情绪”以达到目的

有时,孩子会想借助情绪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举例而言,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一直都得到老师的关注;当某天老师表扬了别的孩子,他就觉得自己被忽略了,于是故意不听老师指挥,一直说“不”,甚至想通过哭闹来再次获得关注。如果孩子曾有过“成功经验”,便会不断地使用这种“杀手锏”——这是因为孩子都是很敏锐的,如果发现自己一哭大人就妥协,就会抓住这一“软肋”,以达到用哭闹来实现愿望的目的。

如何帮助幼儿管理情绪?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

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同理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脸部表情和姿势。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和语气、不带质问的反应,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三、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积极的性格和品格,其实还有很多没有列出来的,比如信任、平等、尊重等等。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及能力上的种种不足,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就及时肯定,这样久了,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四、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