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 月的到来,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春季气温多变,幼儿抵抗力较弱,做好保育工作至关重要。
在日常护理方面,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春天气温波动大,早晚温差明显,家长和老师可以遵循 “洋葱式穿衣法”,方便随时根据孩子活动情况穿脱。比如,最内层选择吸汗的纯棉衣物,中层是保暖的毛衣或卫衣,外层是防风外套。活动前,提前帮孩子脱掉外套,避免出汗后着凉;活动结束,及时擦干汗水并穿上衣服。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像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因此,要严格做好班级的消毒工作。每天对教室的桌椅、玩具、地面等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对玩具、被褥进行清洗晾晒。教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降低室内病菌浓度。同时,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
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春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多为幼儿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可以鼓励幼儿多吃一些应季的蔬菜,如菠菜、春笋等,这些蔬菜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同时,要注意控制幼儿的零食摄入,少吃油炸、高糖的食品,避免影响正常饮食。
睡眠对于幼儿的成长也十分关键。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 3 - 6 岁幼儿每天需要 10 - 12 小时的睡眠。幼儿园要营造安静、舒适的午睡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睡前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看绘本等,让幼儿放松身心,更快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