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保育知识:如何预防秋季传染病

作者: 时间:2025-10-11 点击数:

秋高气爽的时节,也是各种传染病伺机而动的时期。幼儿园作为孩子们聚集的集体场所,是传染病预防的重点区域。为了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我们需要家园携手,共同了解和落实科学的预防措施。

一、认识秋季常见的“健康小怪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秋季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1.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不是普通感冒。特点是高烧(39℃-40℃)、全身酸痛、乏力,传染性强,容易引发并发症。

2.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典型症状是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常伴有发烧。

3. 诺如病毒感染(秋季腹泻):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常被误称为“食物中毒”。传染性极强,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

4.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表亲”,由类似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烧和咽喉部出现疱疹,孩子会因咽痛而拒食、流水。

5.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全身分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伴有瘙痒和发烧。

二、预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长需要做到:

1.接种疫苗,主动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按时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国家规划内的疫苗。

2.健康监测,切勿隐瞒:

每天上学前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如发现发烧、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务必让孩子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切勿因“症状不重”或“工作忙”而将孩子送入幼儿园,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康复,也可能造成疫情的传播。

3.合理穿衣,防止着凉:

秋季早晚温差大,建议采用 “洋葱式”穿衣法,内穿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外搭方便穿脱的外套,便于根据气温和活动量随时增减。

4.均衡营养,保证睡眠:

家庭饮食要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

确保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这是提升免疫力的基础。

5.减少聚集,做好防护:

在传染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大人和孩子都洗手、换家居服。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幼儿园和家庭携起手来,用科学的知识和细致的行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坚固的“健康防罩”,让他们在金色的秋天里,尽情奔跑,快乐成长!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