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保育知识——秋季防流感知识

作者: 时间:2025-10-11 点击数:

秋季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幼儿呼吸道娇嫩、免疫力较弱,成为流感高发人群。做好保育工作,能有效降低流感感染风险,守护幼儿健康成长。
环境管理是预防基础。幼儿园教室、活动室需每日通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幼儿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每日用稀释的消毒水擦拭或浸泡消毒,避免病毒残留。家中也需定期清洁,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空调温度设定在 22-24℃,避免幼儿进出温差过大引发感冒。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是关键。引导幼儿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 “七步洗手法” 认真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减少交叉感染。幼儿园可通过儿歌、动画等趣味形式,帮助幼儿牢记卫生习惯,如教唱《洗手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正确洗手。
合理饮食与作息能增强抵抗力。秋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给幼儿吃梨、山药、南瓜等润肺健脾的食物,搭配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保证营养均衡;少给幼儿吃生冷、甜腻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保证幼儿充足睡眠,小班幼儿每日需睡 10-11 小时,早睡早起不熬夜,帮助身体合成免疫力因子,提升抗病能力。
密切观察与及时应对不可少。保育老师和家长要留意幼儿精神状态,若发现幼儿出现发热(体温≥38.5℃)、咳嗽、咽痛、精神萎靡等流感症状,需及时带幼儿就医,避免带病入园或上学;患病幼儿需居家休息至完全康复,康复后再返园,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同伴。此外,建议在流感高发前,及时带幼儿接种流感疫苗,为健康加上 “防护盾”。
秋季流感预防需家园配合,从细节入手、从日常做起,用科学的保育方法,为幼儿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