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那如何一点点的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
让孩子拥有物质的决定权
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的一幕:一个小孩子在吃零食,这时,又来了一个小孩子,小孩子的妈妈就会教导孩子:“不要自己一个人吃零食了,分一点给小朋友。”然后出现两种:小孩子不愿意分享,被家长批评,愉快的心情瞬间消失。小孩子被迫分享,妈妈赞扬,孩子心里也感觉不舒服。
无论哪种结果,孩子都失去了对拥有物质的决定权,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让孩子学会分享,本来分享的人是孩子,而家长的强行介入,使分享成了家长的主观要求,孩子成了分享的媒介。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够主动的分享。
如上文这个例子,家长希望孩子将零食分享给另一个孩子,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零食是不是很好吃啊?这位小朋友也想吃呢,要不要分给他一点?”主动询问式的引导,让孩子来选择分享或者拒绝,使孩子成为分享的主体。
除了主动询问式的引导,平时也多向孩子讲一些分享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而是快乐的传递,和孩子多做一些分享的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家长也要做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之中多多分享,例如主动夹菜,分享零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享。
鼓励分享,及时表扬
孩子的思想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异,自身难以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在孩子的思想里,分享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心里自然是不乐意的。这时,就需要一些激励措施,能够让孩子有一种"哦,原来分享那么好"的感觉。
最常用的激励措施是家长的口头赞扬,当孩子主动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其他小孩子,家长及时的赞扬能够让孩子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当孩子获得的成就感大于失去东西的失落感时,自然也就乐于主动分享。
分享是一种相互的行为,要让孩子真切的体会到这一点,当孩子主动把爱吃的零食递到你手里,你也要回馈给孩子一个吻,一个微笑,或者是一句“谢谢”。孩子主动分享所获得的回馈,能够成为孩子不断分享的动力。
育儿先育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能够做到主动分享,那么孩子学会分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