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作者: 时间:2024-12-20 点击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情绪稳定而愉快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情绪稳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和欢乐。这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使他们更受他人欢迎。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能够有效地释放不良情绪,避免情绪积累。

求知欲强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索和学习新知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反应迅速,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意志力强

心理健康的儿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轻言放弃。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专注于学习。

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

性格良好反映了人格的健全与统一,而自我意识良好则表现为自我评价符合实际,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人际交往和谐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心胸开阔,尊重他人,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诚实而不说谎

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我们可以这样做:

传递正向积极的情绪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

作为父母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与稳定的情绪,才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不向幼儿传递负面情绪,正面引导幼儿。家长要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稳定身心,每日生活作息规律、适量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来放松心情,家长的情绪越稳定,对幼儿焦虑情绪的程度就越小。

制定科学生活计划养成幼儿良好习惯

父母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需求,制订科学生活计划,充分利用周末、寒暑假陪伴幼儿进行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手工制作等等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科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格制定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

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增强幼儿家庭责任感

可以通过安排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幼儿的家庭责任感与义务感,学会体谅父母,锻炼自我意志。例如:扫地、拖地、择菜、擦桌子、分筷子、洗碗、洗衣物等等,在生活中多鼓励和表扬幼儿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使幼儿的充沛精力得到合理的释放

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专注力

适当的兴趣培养可以缓解幼儿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父母可以根据幼儿自身的意愿和需求,适当的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种植植物、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并鼓励幼儿在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让幼儿自己做主,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对待事物的专注力,还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性。

关注幼儿的情绪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幼儿的情绪,家长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判断,对幼儿少一些批评和否定,多一些耐心和夸奖,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积极愉悦的情绪是身体的第一免疫力,家长要提高对幼儿的情绪关注,呵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