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医生
中班活动室里,角色游戏的时间到了。婉婉上周生病去过医院,她很想做“医生”,就来到了“门诊”。最近几次的游戏中,“小医院”很冷清,看病的少了,想做小医生的小朋友也少了。今天,来这里的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宇宇。婉婉和宇宇取出“小医生”的白大褂和帽子,各自往身上穿戴。穿戴完,婉婉跑向镜子,宇宇也跟了过去。在镜子面前,她们挤来挤去,都希望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完整形象。宇宇似乎生气了,说:“你照了很久了,让我看看我的衣服!”婉婉也不甘示弱:“我先来的,让我先看!”她们争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作为从感知向思维发展的中间环节的象征活动——角色游戏,是中班的典型游戏。从案例中,婉婉和宇宇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班孩子的率真与可爱。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角色扮演充满了兴趣,并能初步理解角色职责和行为,但角色意识不强,往往边玩边创编情节并随时变换角色和游戏内容;游戏使孩子的交往多了,但“自我为中心”特征鲜明。游戏时必要的交流,极大地丰富着孩子的语言,充实着孩子的情感。孩子们正是在游戏中发现自我,继而发现他人、发现人际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我感受到了这样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支持者。教师的言行是随机性的,是现场生成的,但其目的也是鲜明的,引导着孩子的快乐和成长。游戏是孩子自主的活动,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满足着儿童自我实现的需求,许多时候,教师是多余的,我们只需要远远地看着。但更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需要向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