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区域游戏活动旨在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在玩乐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了扭扭棒、小木棍等多种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嘉嘉选择了制作蜻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将这些材料变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嘉嘉走到美工区,拿起一根紫色的扭扭棒,又选了几根蓝色和粉色的。她对着旁边的兮兮说:“你看,我要做一只蜻蜓!”
兮兮也拿起一根绿色的扭扭棒,问:“蜻蜓是什么样的?”
嘉嘉晃了晃手里的扭扭棒,嘴角上扬,说:“蜻蜓有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翅膀,还会飞呢!我先用紫色的做蜻蜓的身体,再用蓝色的做翅膀。”
嘉嘉先将紫色的扭扭棒弯成一个小圈,然后用一根小木棍穿过圈圈,固定住。她又拿起蓝色的扭扭棒,弯成两个翅膀的形状,缠绕在木棍的两侧。“你看,我的蜻蜓有翅膀啦!” 嘉嘉说。
兮兮看着嘉嘉做的蜻蜓,也开始动手制作。她把绿色的扭扭棒绕成一个圈,但圈圈总是散开。她问嘉嘉:“嘉嘉,这个圈圈怎么老是散开呀?”
嘉嘉放下手里的蜻蜓,走到兮兮身边,教她:“你要把扭扭棒绕紧一点,然后用小木棍穿过去,这样就不会散开了。”
兮兮按照嘉嘉的方法试了试,成功了。她说:“谢谢你,嘉嘉!我也要给我的蜻蜓做翅膀。”
嘉嘉又拿起粉色的扭扭棒,绕在蜻蜓的身体上,做成蜻蜓的花纹。她一边做一边说:“我的蜻蜓是彩色的,它喜欢在花丛里飞来飞去。”
过了一会儿,嘉嘉做好了她的蜻蜓。她举起蜻蜓,在空中挥舞着,说:“我的蜻蜓飞起来啦!飞到花丛里去啦!”
兮兮也做好了她的蜻蜓,两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蜻蜓,一起在美工区玩了起来。
嘉嘉在制作蜻蜓的过程中,展现出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指南》中指出,5岁幼儿应能“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嘉嘉能选择不同颜色的扭扭棒来装饰蜻蜓,并用小木棍固定造型,体现了她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以及运用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同时,她还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蜻蜓描述成“彩色的,喜欢在花丛里飞来飞去”,表现出初步的想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针对嘉嘉在艺术表现方面展现出的潜力,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美术材料,如不同质地的纸张、颜料、装饰物等,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真实的蜻蜓或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为艺术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