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游戏时,桃子蹲在土豆种植区,盯着倒下的土豆,眉头紧锁,小声嘀咕:“土豆怎么倒了呀?”他伸手轻轻扶了扶土豆,发现无法让其直立,便开始在自然角里寻找工具。不一会儿,他眼睛一亮,拿起一根塑料管,尝试将塑料管插在土豆旁边,然后把土豆茎秆靠在塑料管上。但第一次尝试时,土豆还是滑落了下来。桃子没有放弃,他调整了塑料管插入土壤的角度和深度,又找来一些小石子固定塑料管底部,再次把土豆茎秆与塑料管绑在一起。经过多次尝试,土豆终于稳稳地“站”了起来,桃子兴奋地跳起来,向同伴喊道:“你们快来看,我给土豆做好支架啦!”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究方面,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桃子发现土豆倒下后,主动思考解决办法,积极寻找材料,反复尝试制作支架,体现了他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他不断调整塑料管的位置和固定方式,运用已有经验和新的尝试解决问题,这符合中班幼儿 “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能利用材料进行简单创造的发展特点。同时,桃子成功后主动与同伴分享成果,也展现了中班幼儿在社会交往方面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的发展水平,这有助于其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享会,邀请桃子向全班幼儿介绍自己帮助土豆的过程,鼓励其他幼儿学习这种善于观察、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提供更多的自然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继续探索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科学区投放相关科普绘本,丰富幼儿对植物生长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