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记录:
晗晗、霖霖通过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决定了顺序,因为拿出来的棒子比较多,所以他们散落的时候棒子之间挨的非常近,在这个活动中,他们挑的非常的认真!他们一会就把所有好拿的都拿走啦!针对在上面的一根棒棒,晗晗第一次是用手拿起来的,因为手大,无法操控,所以不一会儿下面的棒棍就动起来了,霖霖看到他第一次失败后,也不敢轻易地用手拿起来了,他仔细观察了棍棒的摆放位置,发现有一个棒子在底下,并没有被其他棒子给压住。于是就成功的拿到了一个棒子。他用自己手中的棒子作为一个工具去挑其他的棒子,第一次因为他挑的那个方向的问题,所以呢,它着落点还是在其他棒子上,并没有成功。
情况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及合作者。” 这次挑棍棒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霖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儿童,在一个小朋友失败之后,他并不是纠结于还去挑跟他一样的棒子,而是先去看还有哪些棒子是可以挑的?他的观察也并不是趋于表面的,只是看旁边散落的一些棒子,他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建构的能力,知道一些棒子虽然在底下,但是并没有完全被压住,还是可以从旁边轻轻地拿出来的。霖霖还是一个善于借助外物的人,看到晗晗的失败后,他意识到了手比较大,不管怎么样如果去拿上面的棒子都会碰到其他的棒子,于是他想到了可以利用手中的棒子去把上面的棒子给挑起来。但是在整个操作中,他都没有意识到挑的一个方向的问题。所以他并没有挑成功!
后续指导:
⒈帮助幼儿提高挑棍棒的技巧,如让幼儿尝试挑棍棒的方向不同,感知棍棒的着落点是不一样的。
⒉拍摄一些棍棒的照片,让幼儿感知被压在底下的东西未必都是拿不出来的,并且从哪个方向拿是最不可能会出现其他棒子动的情况。
⒊设立裁判,因为在玩的时候,有小朋友说自己没动,但是其他小朋友说动了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