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区的编织区域,摆放着不同材质的编织材料,有彩色毛线和竹条。指柔首先选择了彩色毛线进行编织,她尝试将毛线上下交叉编织成一个平面。一开始,毛线总是容易滑落,她皱起眉头,小声嘟囔着:“怎么老是掉呀。” 但她没有放弃,而是仔细观察毛线的边缘,发现是因为毛线太光滑。于是,她尝试着将毛线打结,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编织。在编织过程中,她遇到毛线长度不够的问题,她思考片刻后,拿起另一条毛线,将两条毛线的一端重叠,用胶水粘牢,成功解决了长度问题,顺利完成了一小片彩色毛线编织作品。在案例中,指柔在解决毛线滑落和长度问题时,虽然主要依靠自己思考,但在整个编织活动的大环境中,她观察周围材料和其他小朋友的做法,受到启发从而找到解决办法,这反映出她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尝试解决问题,符合“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一要求。同时指柔用毛线编织,都需要手部进行细致的操作,如指柔将毛线打上平结、固定,锻炼了他手部的小肌肉群,促进了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符合健康领域中“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的发展目标。提供更多合作编织项目,如设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大型编织任务,如编织一个班级装饰挂毯等,让幼儿在合作中更好地理解分工与协作,提高社会交往技能。在日常活动中,增加一些专门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小游戏,如穿珠子、夹豆子等,进一步提升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请指柔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分享他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鼓励其他小朋友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拓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