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时钟
认识时钟、形成时间观念是幼小衔接的关键。那时钟到底藏了哪些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老师通过教学活动《小时钟告诉我》,帮助小朋友认识时钟,了解时间生活的关系,建立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⒉开展"天天上学不迟到"活动
教师可为每一位幼儿制作"出勤记录本"。每人每天到园后在自己的"出勤记录本"上记录当天来园的时间。
⒊实践中形成时间概念。
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亲子小游戏“夹豆子”“整理书包”“挑战跳绳”等,感受和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⒋制定家庭“一日作息表”。
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制定属于自己的一日计划,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一日计划的制定要详细,可以具体到时分。绘制时间表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建立准确的时间概念,还能锻炼孩子使用符号进行表达的能力。
⒌言传身教,培养时间观念。
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今日事今日毕,发挥高效做事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把重要的事用画图、做记号等方法记在日历上。
⒍绘本故事,学会珍惜时间。
家长们选择合适的绘本故事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宝贵。
幼小衔接教育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同样需要持之以恒。在面对幼儿不守时的情况时,教师、家长不能一味批评,这样容易伤害幼儿自尊,会使幼儿产生逆反或自卑心理,对来园产生抵触情绪。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好玩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帮助幼儿改变慢吞吞的行为习惯时,只有让幼儿意识到自己需要为"磨蹭"承担后果,才能真切地帮助幼儿从根本上改进慢吞吞的行为。培养幼儿学会管理时间的关键就是帮助幼儿学会考虑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是紧急的。只有分清了事情的轻重缓急,幼儿才能学会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家长的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各类活动中,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并以幼儿的行为转变引发家长观念的转变,帮助家长更新、端正、树立好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