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教育:大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 时间:2025-11-05 点击数:

科学活动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一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以及不同内容的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重点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发,在科学活动当中研究如何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

在科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处于主导者位置,需要把教学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发挥出来,跟幼儿共同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奇妙现象。调查当前幼儿的学习需求,引导幼儿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教师还要了解幼儿在探究中不断出现的发展需求,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小班教育中开展科学活动,教师首先把全都“切了一半”的玩具水果混合在一起,让幼儿们通过自己动手把水果“拼”成完成的。在拼水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念念自语:“猕猴桃的果皮是棕色的,但是它的果肉是绿色的!”基于此,教师又为幼儿们提供了不同的水果卡片,然后让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水果的果肉颜色跟果皮是不同的?有的幼儿说是苹果,有的幼儿想了想说是西瓜。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来讨论不同水果的特点。通过幼儿们共同来探究“水果外衣”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水果卡片,也引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的探究需求,帮助丰富了幼儿的科学认知。

二、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对于身边未知的现象会充满好奇心。在科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自主自发的行为,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参与到科学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大胆的探究科学知识,研究科学现象,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活动开展要随时关注幼儿的状态

在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当前的活动动态,通过采用问题引导或者是支架的方式,引导幼儿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强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幼儿在探究活动当中教师随时关注幼儿的动态,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构思进行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建议和意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主动在科学游戏当中发现问题,完成了科学活动,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建筑思维,提升了幼儿的空间规划能力,能够有效满足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目标。

综上所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幼儿从成长黄金期阶段就具备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不断强化幼儿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体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科学探究活动当中,教师也要站在幼儿实际角度出发,随时关注幼儿在活动参与中的状态,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来探究各种科学现象,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