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学习故事:建构小趣事2

作者: 时间:2025-10-24 点击数:

区域游戏开始,安安、可乐、舒舒三人选择了建构区进行活动。几个小朋友讨论了之后,决定一起搭建一个亭子。可乐先用木质圆柱积木搭建亭台的立柱,他小心翼翼地将圆柱摆成四边形;安安则专注地挑选阿基米德积木,尝试在亭台上面搭建,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地方空空的,可以看风景”;舒舒在一旁来回穿梭,一会儿给可乐递合适的圆柱积木,一会儿帮安安调整积木的角度。搭建过程中,他们发现用阿基米德积木搭建的亭顶有些容易摇晃。安安提议:“我们再找一些扁扁的积木放在上面,这样会更牢固。”于是,三人开始在材料区寻找合适的扁平积木。找到后,他们一起将扁平积木小心地叠放在阿基米德积木上,经过几次调整,亭顶终于稳固了许多。

《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指出,幼儿应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活动中愿意与同伴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安安、可乐、舒舒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讨论确定搭建目标,面对亭顶摇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积极调整材料,体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交流中语言表达清晰,能围绕搭建任务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安安提出用扁扁积木加固亭顶的建议,这符合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步发展语言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

不过,在搭建亭子的过程中,三人对于中国建筑亭子的文化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入,更多是关注结构的搭建,对于亭子所承载的传统审美与文化寓意缺乏认识。后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中国传统亭子的文化故事、图片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建筑文化的魅力,丰富他们在建构活动中的文化体验。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