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婷
大自然有着“内容极其丰富 、生动形象 、富有生命力的活教材”。农村幼儿园相较城市幼儿园的一大优势就是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是“活教材”,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农村幼儿园应扬长避短,基于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大自然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笔者基于本园资源优势,对利用周边植物资源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美
欣赏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性,即让幼儿的内心与美丽事物产生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以此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从而增强他们对审美感受的敏感性。笔者任职的幼儿园所在地区山水相间,草木丰秀,造就了绚丽多彩的美景:空山新雨后的雾海、鸟啼破晓的山间晨曦、艳阳下的斑驳树影、随风摇摆的桉树林……这些都是幼儿身边的美景,幼儿更易与之产生共鸣,是教师开展欣赏活动可利用的资源。以植物为例进行说明:
㈠感受植物的色彩美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前有一片桉树林。从春天到冬天,桉树叶由锈红色的嫩芽变成浅绿色的新叶再变成深绿色的老叶,最后变成带着棕色斑点的黄色落叶。花草树木、蔬菜瓜果开着不同颜色的花,白的李花、紫的番薯花、黄的桂花、红的凤凰花……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人不由产生美的情感。“对大自然色彩的了解和利用也仍旧是艺术家们、设计师们及各类艺术爱好者的必修课”,所以大自然是一所能让幼儿感受自然色彩的魅力并学习色彩知识的大学堂。小班的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植物,学习辨认一些基本的颜色如红、蓝 、黄 、绿等 ,中、大班幼儿则可以利用植物进一步认识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能建立起有关颜色的直接经验,进一步加深对颜色变化的感知,为接下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打下基础。
㈡感受植物的形态美
植物大多有着其独特的自然形态,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刚劲挺拔,有的俊秀飘逸, 有的提根露爪,有的高耸入天,有的匍匐在地……树的树冠也有不同的形状,有伞形、 塔形、疏散分层形、Y 字形等,可谓千姿百态 ;各种植物的叶子也以各自不同的形状 (如爱心型、手掌形、椭圆形等等)给自然增添一份美。这些多样的资源作为美术素材,能为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树皮” 中,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桉树皮。桉树皮脱落的自然形态引发了幼儿的想象,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不同形态的桉树皮在幼儿的眼里成了“恐龙”“鳗鱼”“鳄鱼”“怪兽” 等等。
二、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表现美
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美。这些独特的美是幼儿欣赏的内容,也是幼儿表达美的对象。以植物为对象的美术活动中,有些教师以统一的标准规定某一对象的形状和颜色,如简单把树简化为长方形的树干加椭圆形或三角形的树冠 ,这种指导方法不利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自由、充分观察的机会,发现各种植物不一样的形状和色彩,并表达出自己观察到的不一样的美。如小班活动“多彩的花”,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后,用撕纸的形式撕出彩色的“花”,并把它们用双面胶粘贴在收集的小树枝上;中班活动 “凤凰树”,教师带领幼儿充分观察凤凰树的形态后,引导幼儿利用水粉吹画的形式表现凤凰树红与绿的碰撞;大班活动 “美丽的树林” , 幼儿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片的树林,却创作出了不一样的树林。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各自的体验为基础,通过不同的形式共同表现植物的美。植物给予幼儿美的享受,更为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使幼儿有更形象更直观的表达美的内容。
三、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创造美
当语言的发展尚不足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绘画和手工这两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就成为幼儿表达自己观点、抒发内心情感的良好途径。 幼儿良好的 “绘画语言” 和 “手工语言” 的表达需要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美术素材的支持。自然界中蕴藏的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材料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当地资源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又能够丰富幼儿园的课程”,所以农村幼儿园教师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本地优势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
㈠利用植物材料在绘画活动中创造美
⒈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画纸”
传统的绘画活动离不开纸,但幼儿并不局限于在纸上画,墙上、桌上、柜子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他们的“画作”,年龄越小的幼儿这一特点越明显。很多的植物材料,如竹片、大片树叶、树干等能当作“纸” 来画画,这符合幼儿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多样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自然材料上进行创作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幼儿在芋头叶子上作画时发现蜡笔、水彩颜料不易在芋头叶上着色,从而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最后幼儿的这一次无意发现衍生了一次探究芋头叶的科学活动。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前有一大片桉树林,桉树生长较快,其表皮易脱落。在一次室外活动中,一个幼儿发现了一块形状特别的桉树皮,笔者将其带回活动室让幼儿上色后, 一条彩色的“鱼”出现了。其他幼儿惊呼神奇,都想动手画画,用桉树皮装饰画的活动就产生了。树皮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笔者引导幼儿在桉树皮原有形状的基础上进行装饰绘画。幼儿通过观察并大胆想象,用颜料画出具有不同形象特点的事物,最后呈现出风格迥异的作品。 幼儿给自己创作的作品取了名字, 如 “没有翅膀的翼龙”“不咬人的鳄鱼”“龙眼鸡”“三眼怪”等。桉树皮装饰画 ——— 另类的材料带给幼儿新鲜感,让幼儿认识到了不同材料所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 ,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神奇魅力 ,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
⒉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 “画笔”
植物材料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天然的形状和纹理,教师可以将植物材料的形状和纹理当作“画笔”,引导幼儿创作出赏心悦目的作品。拓印是一种打破常规的作画方式,是以材料的形状和纹理作为“画笔”的典型代表,它深受幼儿喜欢,简单的操作过程容易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拓印表现方式的自由性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我,满足幼儿天马行空想象的需要。植物的天然的形状、纹理可以帮助幼儿印出不同的形状,例如利用不同的树叶印出的“花与蝴蝶”,用各种蔬菜印出的“玫瑰花”“牡
丹花”等。在拓印的过程中,幼儿能自主发现叶脉明显的叶片印出的花纹比叶脉不明显的叶片印出来的花纹漂亮同一种蔬菜不同的切法可以印出不一样的图形,如横切的上海青印出来的是盛开的“玫瑰花”,竖切的上海青印出来的是含苞的“玉兰花”。同时,拓印与其他美术形式结合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如拓印与剪纸结合能做出美丽的“瓶花”,拓印与吹画结合能创造出有国画韵味的“花树”。
⒊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颜料”。
很多植物可提取出天然的色素作为染料。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引导幼儿尝试将蔬菜瓜果及一些已知的无毒的野草、野花放在传统的石臼中捣碎,再挤出汁液做颜料。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利用天然颜料创作出一幅幅充满诱人香味的作品。
㈡利用植物材料在手工活动中创造美
幼儿做手工并非是机械式的技巧性训练,更多的是创意的展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要求教师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的欲望,支持幼儿创造美的需求。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机会和条件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并提供多样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创作需求。手工的形式多种样,包括沙画、泥塑、米豆贴画、蔬果造型等。下面笔者从树叶贴画和艺术插花两个活动谈谈感受。
⒈树叶贴画
每一种植物的叶子形态各异。在引导幼儿运用植物的叶子进行贴画的过程中,笔者制定并及时调整出更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年龄小,小肌肉的精细操作能力较差, 创造性思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如小班幼儿创作的作品《蝴蝶》(参见图2),幼儿只能简单地用树叶表现蝴蝶的四只翅膀和两根触角,用图左边的小叶子表示花,作品细节表现较为欠缺。“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是《指南》对小班幼儿的期许,所以,活动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幼儿是否完美地处理好细节,而是幼儿是否愿意参与活动并乐在其中。
从中班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到,中班幼儿的想象力逐渐发展起来,有意行为能力也开始发展,已经能够有目的、 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中班幼儿作品《爸爸和蝴蝶》,笔者在与幼儿的交流中了解到该名幼儿贴的是“爸爸” 和“蝴蝶”,第一眼看上去作品中的“爸爸”完全不像人,但在幼儿描述中“爸爸”有身子、四肢和头。《指南》要求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说明,评价时先要肯定幼儿作品的创意与优点,再提出感受性的建议,如“爸爸的手脚有点粗,下次换成细的树叶就更好了”。
从大班幼儿的作品 《跳舞的美女》 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的全面, 能够完成一些较为精细的操作和对细节的处理。在这一作品中,幼儿用叶子贴出裙子的形状,用花瓣装饰裙子,用剪刀修剪树叶作为美女的头发。大班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也逐渐提高,他们不再问教师要怎么贴、贴什么 ,而是有了自己的主动意识,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设计自己喜欢的贴画内容,所以提供给大班幼儿的植物材料种类可更加丰富、复杂。 教师在活动中应鼓励大班幼儿自己选定主题 ,“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让童真童趣充满整个美术活动。
㈢选材全面灵活,丰富活动形式,避免教师高控的活动,可增设活动氛围较为宽松的创意区角
根据以往观察的情况,教师在选取美术教育内容时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材,内容应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行性。在活动前,教师应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或营造创意氛围的区角,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直接干预,要先观察再以游戏伙伴的方式适时介入,要尽可能提供让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㈣在安全情况下,适当拓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空间,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在安全情况下,可适当组织一些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如郊游或室外活动,引导幼儿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动手摸一摸等,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美的欲望,让美的事物渲染孩子幼小的心灵,让美术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
参考文献:
[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 ~ 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学习档案
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
主题 |
浅谈植物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
时间 |
2023.9 |
内 容 提 要 |
农村幼儿园应扬长避短,基于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大自然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 一、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美 ㈠感受植物的色彩美 ㈡感受植物的形态美 二、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表现美 三、利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创造美 ㈠利用植物材料在绘画活动中创造美 ⒈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画纸” ⒉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 “画笔” ⒊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当“颜料”。 ㈡利用植物材料在手工活动中创造美 ⒈树叶贴画 ㈢选材全面灵活,丰富活动形式,避免教师高控的活动,可增设活动氛围较为宽松的创意区角 ㈣在安全情况下,适当拓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空间,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
学 习 感 想 |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日常生活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沙、石、水、泥土、树叶等材料随处可见。这些形态万千、各具特色的原生态材料,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通过本文的阅读,以及自我的思考,我认为自然材料在色彩类、构图类及造型类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使美术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作品更加绚丽多彩。比如说色彩类,可以有拼贴画、草木染、石头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