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学习资料: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作者: 时间:2023-11-24 点击数:


赵文心,陈亚萍,徐向前

[摘要]水族剪纸是水族艺术文化的宝库,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保持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水族艺术剪纸课程资源的特点及类型进行概括分析,并探讨艺术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对幼儿审美体验和创造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内容、办园特色、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分析;水族剪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且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们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特色的课程资源,如水族剪纸课程资源。幼儿园可以广泛收集、筛选、加工和整合水族剪纸课程资源,开发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剪纸课程。对水族剪纸艺术的开发有利于传承水族艺术文化,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可以为幼儿园艺术领域提供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

一、幼儿园艺术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先行条件,也是知识、文化的重要载体。徐继存等认为,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2]因此,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等,都可以作为学校的课程资源。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寻求可以纳入幼儿园中,能够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相互衔接的资源,并充分挖掘艺术领域课程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收集优秀的艺术文化资源,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筛选和创编,使之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例如,幼儿园教师将水族地区蕴含地理环境、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剪纸艺术融入大班美术手工活动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贵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造就了丰富的水族剪纸文化,它是我国民间剪纸的重要代表,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色彩,直观形象地表达了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㈠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的特点

⒈多样性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来自“大自然”“大社会”的资源既有普通的也有乡土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文字的也有实物的。水族艺术剪纸蕴含舞蹈、乐器、建筑、民族风俗等多种元素,教师从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中,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水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还可以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广阔的空间。

⒉多质性

同一资源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水族剪纸作品可以作为美术活动“水族建筑风格赏析课”的资源,也可以作为“音乐故事活动”的图谱资源。因此,课程资源的多质性要求幼儿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改善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资源缺乏的现状,挖掘艺术领域课程资源的最大价值。

⒊民族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1]民族地区的民俗民谣、民间艺术、人文建筑等民族艺术文化资源,通过一代代传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水族剪纸在制作工艺、色彩、图案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水族剪纸蕴含着鲜明的图腾元素,体现了水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幼儿教师将水族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幼儿关注、体验具有水族特色的文化。

⒋生活性

陶行知先生将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是生活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与生活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应该在“生活课堂”中茁壮成长。水族剪纸艺术主要以水族民俗为媒介,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牧业劳作、婚丧嫁娶等民族文化衔接,教师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认同感、归属感。

㈡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介绍

⒈水族生活中常见的剪纸

水族人民生活中的剪纸一般可划分为衣饰中的剪纸、节日祭祀中的剪纸、丧俗中的纸扎。其中,衣饰中的剪纸有刺绣剪纸、豆浆印染模子剪纸等。水族妇女将常见的昆虫、喜欢的食物、喜爱的图形等加入自己的剪纸中,剪纸造型灵动多样。节日祭祀中的剪纸有祭祀的“娘娘桌”剪纸、单独的拉手小娃娃剪纸等。丧俗中的纸扎有花灯剪纸、花纸伞剪纸、面具剪纸等。

⒉水族剪纸纹样

水族剪纸纹样主要有动物类、植物类、几何抽象与文字类、人形四大类。动物类有鱼、蝴蝶、鸟、昆虫等;植物类有树叶、花朵、常见的农作物等,如酸菜花、南瓜花、豆角、葫芦等;几何抽象图形包括水波纹、格子纹、铜钱纹等;文字纹样比较少见,有用“寿”字与铜钱纹组合的纹样;人形剪纸只在特定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仪式中使用,如“娘娘桌”和一些地区的祭祖仪式中的仙女仙童等。

⒊水族剪纸制作技法

根据剪纸裁剪方法,水族剪纸主要分为平面剪纸、镂刻和纸扎三类。平面剪纸包括对称剪、三角剪、四角剪、五角剪等,如剪虾、油茶、唢呐等。镂刻技法主要用于豆浆模子的制作,包括枕头花样、背带花样、围腰花样等,如剪铜鼓花、葵花、藤蔓、凤凰等。纸扎样式主要有花灯剪纸、面具剪纸、素席剪纸、狮子剪纸等。

根据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笔者将能够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活动课程的水族剪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和筛选,具体见表1所示。

1能够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活动课程的水族剪纸资源

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分类

水族艺术剪纸资源

水族生活中常见的剪纸

衣饰中的剪纸

刺绣剪纸、豆浆印染模子等,如动植物、乐器、村寨建筑、民族服饰、人物等

节日祭祀中的剪纸

拉手小娃娃、鸳鸯、喜字、喜鹊等

丧俗中的纸扎

花灯、面具等

水族剪纸纹样

动物类

鱼、蝴蝶、鸟、昆虫、虾、牛角、马尾、兔子、喜鹊等

植物类

树叶、花朵、蔬菜瓜果、常见的农作物等,如酸菜花、南瓜花、豆角、葫芦、葡萄、油茶等

几何抽象与文字类

水波纹、格子纹、铜钱纹等,文字纹样多包括“寿”字、“喜”字等

人形

仙女、仙童、水族小娃娃

水族剪纸制作技法

平面剪纸

对称剪、三角剪、四角剪、五角剪、二方连续剪、自由混合剪等,如虾、油茶、唢呐、吊脚桥、水族服饰等

镂刻

背带花样、围腰花样等,如铜鼓花、葵花、藤蔓、凤凰、刺绣图案、水族家园等

纸扎

水族娃娃、花灯、面具、素席、狮子

三、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㈠符合《指南》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审美体验和创造力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展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抒发情绪的独特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3]在艺术领域剪纸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呈现出不同形态的水族剪纸,这些剪纸素材大部分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可以增强幼儿对剪纸素材的认知,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他认为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的发展。陈鹤琴认为,应当让幼儿在自己的亲身观察、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自动手、直接参与剪纸,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4]在剪纸绘图时,直线与曲线要转换,图案在剪纸上的大小、形状、排列顺序等需要设计,在对称剪纸中,剪纸者要考虑如何对折、如何根据自己所绘画的图案裁剪。这些都需要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验,考验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剪纸中的设计布局和精细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㈡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升专业发展

为适应新课改,幼儿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研究者,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提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幼儿教师将水族剪纸文化纳入艺术领域活动中,需要充分学习,全面了解水族剪纸。

特色课程创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家庭、社区、民族文化都可以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中,如博物馆、美术馆、民俗文化纪念馆、公园、少数民族村寨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这给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空间,同时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㈢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汇集,形成了具有开发价值的课程资源库,

为幼儿教育领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开发和收集优秀的艺术文化资源后,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筛选、创编课程资源,将优秀的民族资源纳入幼儿园艺术领域。一方面,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改变枯燥、乏味、偏离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中班艺术领域,幼儿可以观看水族剪纸音乐故事,跟随音乐故事中的歌曲即兴哼唱,用踏脚的方式跟随音乐律动。

美术活动中,为了延续幼儿对水族剪纸及水族服饰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美工区、角色扮演区、亲子活动区提供不同材质的纸、剪纸图案、剪纸服饰、小舞台等。教师还可以创设温馨的亲子手工活动室,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并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区。这不仅可以改善幼儿园课程资源匮乏的局面,还可以促进幼儿回归生活,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

㈣提升办园理念,促进幼儿园形成办园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构建适合本地区幼儿发展的课程。”[1]因此,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当地课程资源。例如,大班艺术活动“我爱水族小铜鼓”,幼儿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铜鼓鼓面的设计。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真实的水族铜鼓,这有利于幼儿在了解水族剪纸艺术的同时获得对水族其他艺术文化的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挖掘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特色民族课程资源、实施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需要。幼儿园结合当地特色实施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以促进幼儿园教学本土化,创办园本特色。

㈤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潜在教育价值

如今,水族剪纸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不能摒弃民族优秀文化,应当采取办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开发民族资源课程。幼儿园水族剪纸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激发水族文化的潜在教育价值,使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切身感受特色民族风俗,认识和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加深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5]教师可以将水族地区的剪纸元素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如教师以水族端节为切入点,邀请幼儿为参加端节宴会的“小动物们”制作衣服,潜移默化地让幼儿了解水族服饰的特点。

四、结语

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可以广泛收集、筛选、加工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艺术活动内容,提升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体验民族特色文化。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艺术课程资源开发,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2)1-3.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7.

[4]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609.

[5]陈亚萍,冉婷,刘珊.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案例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94.

 

 

 

摘录者:李晓菲

 

 


学习档案

         

子课题名称

基于审美通感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主题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时间

2023.11

一、幼儿园艺术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先行条件,也是知识、文化的重要载体。徐继存等认为,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贵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造就了丰富的水族剪纸文化,它是我国民间剪纸的重要代表,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色彩,直观形象地表达了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幼儿园艺术课程水族剪纸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㈠符合《指南》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审美体验和创造力

㈡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升专业发展

㈢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㈣提升办园理念,促进幼儿园形成办园特色

㈤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潜在教育价值

 

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可以广泛收集、筛选、加工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艺术活动内容,提升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体验民族特色文化。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艺术课程资源开发,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