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的意义和策略探究
王燕芳
⒈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培养审美要从小开始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离不开艺术的陪伴,他们 需要多种“养分”,否则只会导致不均衡发展。 美术对幼儿绝对不只是一项爱好或一项技能,还有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和能力。美术,顾名思义,是关于美的艺术,就是培养一个 人对美的感知、感受、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审美修养,是作为一个完善的人需要的重要素养。 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体会美好,升华内心。 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 一个健康的国家和民族不仅需要经济、科技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审美水平来匹配。 我国现如今的全民教育整体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接受过高 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也应该意识到,当前全民审美水平还相对较低,多数人对于审美还缺少基本的 认识,对美、对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褊狭。 即便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审美也大多处于一个很浅的层次。 因此,从幼儿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⒉教会幼儿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幼儿学习美术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除了提高审美素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其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大多情况下是依赖理性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而艺术思维则是更偏重感性和直觉的一种思维方式。 有些时候,靠理性和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感性和直觉的艺术思维可以解决。 因此,培养艺术思维是对理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也是伟大的科学家、建筑学 家和发明家,他身上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毋庸置疑,艺术的思维方式让达·芬奇在其他领域的 研究中如虎添翼,取得了非凡成就。事实上,不止达 ·芬奇,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不少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建筑学家、工程师的跨界人才。 从这一点上也可 以看出,艺术思维对其他领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幼儿来说,学美术不仅是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⒊学习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大有益处当教师让幼儿从学美术技能和追求视觉效果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把它当作一种连接和拓展其他知识领域的手段时,会发现美术可以帮助幼儿走到更宽广的领域。比如,通过绘画表现,幼儿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成语,可以更感性地了解历史文化,可以更具象、生动地感受山川地理、植物、动物,可以更丰富地想象和表达科技与幻想。幼儿学习美术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这种把艺术与文化学科融合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场景中。比如,有些数学题是用画面形式呈现的,有些语文题是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的。 未来更高层次的追求必然是艺术和科技、艺术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具有艺术思维、艺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平庸中脱颖而出。 那些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漂亮的汽车、炫酷精致的工业产品,无一不是艺术与科技或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 合。艺术素质和艺术思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和素养。教师的艺术基础教育方向不是要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有艺术眼光 和艺术思维的综合性人才。
⒋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下的中班幼儿教育中,一些教师通常会偏向 听话、伶俐的幼儿,而对玩心重、爱闹腾的幼儿关心较少,这导致幼儿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违背了幼儿园 教育的初衷。此外,受以往教学的影响,部分幼儿教师在美术课堂中通常以精讲为主,其讲解内容仅限于书本知识,对书本知识讲解完后,则会为幼儿布置绘 画作业,美术课堂环境过于沉闷,不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只是依靠口头讲述美术知识的方法 进行教学,会导致幼儿难以真正领略到美术的价值, 从而使幼儿对美术学习、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下降。
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区域活动中进行美术教育,区域活动中的美术活动一般因为区域的人数限制,能参与的幼儿人数不会非常多,所以教师一定要提供丰富的材料。 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不同,在 区域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只有确保材料的丰富,才能调动幼儿的创作欲望。 在区 域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油画棒、各种剪纸材料、自 然材料(小木棍、树枝、树叶等)、废旧材料等,让幼儿可以通过剪贴、涂绘、点画、泥塑等方式进行创作。 区域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和独立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区域活动中,小组合作使美术创作不再 是孤独的探索,而是充满艺术的交流,幼儿可以互相 观摩、学习、探讨。 例如,在进行“我为小鸡建房子”的 活动中,因为需要用到的材料较多,步骤较复杂,在进 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几名幼儿一起合作完成 一个独立的鸡窝。 当然,其中也有幼儿的独立表现, 他们可以展示自我,例如,在鸡窝搭建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独自完成小鸡的制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难以处处顾及,这时就需要榜样的带动、优秀作品的展示,以此为其他幼儿提供方向。 幼儿教师可以让绘画、艺术天赋较高的幼儿充当其他幼儿的小老师,对遭遇难题的幼儿进行指导,将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幼儿欣赏,从而让其他幼儿有参考的标准,在此标 准上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完成自己的创作。
⒍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美术教育欣赏导入。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人数众多,有时场面容易出现混乱,因此,活动性的导入很有必要。 比如,教师可以用欣赏导入的方式,以一副美术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获得学习专注,从而 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 环境渗透。 一天里,幼儿有很长的时间在幼儿园 里渡过,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也可以有机渗透美术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墙上的美术涂鸦、艺术绘画,班级主题墙、后黑板的主题创作,晴朗天气的蓝天白云,劳动实践都可以是美术创作的素材,通过这些环境的渗透,一点一滴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对于美的体验。教育形式多样。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不能一味用成人的眼光输出教学观点。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也可以让幼儿自主观察。 幼儿自主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与教师的眼光不同,观 察的角度也不相同。 幼儿视角和成人视角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能发现成人发现不了的美,察觉成人察觉 不到的美术元素。当然,教师也要发挥自己观察指导的职能,幼儿的思维过于跳跃,完全不加干预有时难免偏离主线太多。 同时,教师的干预也不能过度,一定要留给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幼儿挥洒自己的创意,用手中的材料创造出不一样的物品。
⒎融入生活元素激发创作欲望
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是生活的写照。 在中班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不仅能丰富幼儿对生活的认知,也有利于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 美。 幼儿思维活跃,生活中的各类事物都是他们创作的素材,因此,教师不应一味贴合教材,限制幼儿的思维发展。要想保证美术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应立足于生活实际,依据中班幼儿的认知与生活经验,不断探索幼儿的兴致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从而引领幼儿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以“雨天”为例,教师引导幼儿对“雨”展开讨论,关于雨,幼儿会联想到雨鞋、雨衣、雨伞等,待幼儿讨论结束后,教师可将《雨天里的故事》带入课堂中,引导幼儿依据自身的经历、日常的观察进行绘画创作,以此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创作中,有几个同伴一起撑伞的画面、有和爸爸穿着雨衣观察花朵的情境,还有小动物们穿上雨衣玩耍的景象,这些都一一 反映了幼儿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⒏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幼儿作为美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时,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率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加以指导,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提高美术课堂的质量。幼儿教师可科学的将幼儿分为多个美术创意小组,架起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桥梁,以此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多思维能力,使幼儿在相互探究中达到共赢的理想目标。在小组实践中,每一位幼儿都将参与到创作中, 利于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美术创意课堂中,为让幼儿了解蛋壳的特点,学习应用蛋壳、彩纸等进行趣味创作,幼儿教师先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各类蛋壳的造型,打开幼儿的思维世界。随后,教师将幼儿分为多个创作小组,并引领幼儿进行“雪人的造型”设计,小组成员分别研究雪人的眼睛、鼻子、帽子、底座,待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辅助粘贴,组成新的蛋壳造型。 幼儿在小组学习中不但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还增强了自身的创意体验感。
⒐引入游戏教学提高创作积极性
学前阶段的绘画课程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鉴于幼儿乐于玩闹,引入游戏教学进行绘画练习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游戏会使幼儿觉得美术活动十分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智能,培养语言表达、艺术表演、体育运动等才能,还能获得团结友爱、热情交往、竞争意识, 领导能力,遵守游戏规则等心理品质。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游戏启发幼儿的智慧,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画小猪”的数字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先画一个圆形,然后在下方先写两个6,再写两个反着的6,连接起来,最后用弧线 画上两只耳朵、眼睛、嘴巴和尾巴,一只可爱的小猪就 画好了。教师还可用这种方法引导幼儿用数字画汽 车、画小鸭等。 运用这种游戏法学习美术容易激起幼儿对数字学习的兴趣,还可提高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保证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⒑拓展美术教学形式,增加幼儿实践参与机会
幼儿美术教学属于美术启蒙,是为了让学生见识美术世界的多姿多彩,感受画笔的奇妙。 因此,教师 应该拓展美术教学形式,让幼儿多一些实践参与的机 会,多接触、多发现、多创作,由此喜欢上美术。比如,在学习“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 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这只是视觉感官的体验,还应该让幼儿拿起剪刀和剪纸试着自己剪一 剪,从简单的图形开始,再到复杂的图形,试着自己完成一副剪纸作品,这样不但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使他们获得不错的成就感,从而能更专注的投入剪纸实践。
⒒改革评价方法,尊重、理解幼儿的每一幅作品
对于幼儿的美术创作评价,教师应该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不论从成人的视角看去,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否值得称赞,教师都应该给予其鼓励。作品是幼儿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幼小的心灵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只有尊重和理解,才能呵护他们的美术创作欲望。同时,教师的鼓励和评价应该是具体的,不能泛泛而评。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关注幼儿的兴趣、创意、专注、积极性,以及绘画的习惯;在创作结果的评价上,可以把重点放在美术作品的色彩和内容上,看其是否有童心童趣。 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 发现幼儿在美术绘画上的闪光之处,给予他们信心,使他们爱上绘画。
摘录者:杨姝姝
学习档案
教师:杨姝姝
子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基础研究 |
主题 |
幼儿美术教学的意义和策略探究 |
时间 |
2023.12 |
内 容 提 要 |
培养审美要从小开始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离不开艺术的陪伴,他们 需要多种“养分”,否则只会导致不均衡发展。美术对幼儿绝对不只是一项爱好或一项技能,还有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和能力。教会幼儿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幼儿学习美术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除了提高审美素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其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大多情况下是依赖理性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而艺术思维则是更偏重感性和直觉的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大有益处当教师让幼儿从学美术技能和追求视觉效果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把它当作一种连接和拓展其他知识领域的手段时,会发现美术可以帮助幼儿走到更宽广的领域。 |
学 习 感 想 |
幼儿美术自主课程是一种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的美术形式。自然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资源,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资源类型。借助自然资源,教师能给幼儿提供鲜活的美术探究材料,激发幼儿的美术探究兴趣,促使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在幼儿园美术自主课程中充分运用自然资源,优化课程的活动设计,提升美术活动的教育效果,全面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在活动中思考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方式,通过给予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寓教于乐以及结合其他学科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潜能,优化幼儿的创造,让其创新等综合能力得到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