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较艺术学是在当下世界文化碰撞、交流和融汇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兴学科。站在各类艺术载体的巅峰处,以一种比较的视线俯视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中绘画与音乐间的融通性,让两种艺术载体从异质中寻求“通感”。本文运用通感理论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作品的赏析中探讨绘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寻求作品更高的艺术表现力,让读者体会“交响音画般”的共振之感。
关键词:比较艺术学;通感;印象主义;抽象主义
绘画和音乐作为姊妹艺术,他们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风格的作品,作品间的审美倾向体现了各门类艺术间的相融性。比如不同艺术家在同一时期所创作的美术和音乐作品中,它们的审美倾向和艺术特征是雷同的,并能通过感官的情感体会互为转换。这好比成功的美术作品在展览时能让观众欣赏到画面中的“音乐感”,通过视觉唤起听觉的共鸣;同样成熟的音乐作品让听众在旋律中“看到了”具有色彩性的画面,通过抽象的视觉唤起内心的情感共振。这种现象就是本文即将论及的“音画”通感产生的视觉与听觉的共鸣,艺术作品是能唤起欣赏者感官上的互动和互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艺术审美观会产生些非常规的感受,这就是“通感”效应给我带来新的启示。
一、音与色通感的理论基础
音乐和绘画这两大艺术学科之间存在着通感的联系,这两个学科间并不是独立存在,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正如我国著名的诗人曹植在他的《七启》中总结到:“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音与画之间有着相同的审美趋向和准则,因此在音乐中是可以谱写诗情与画意,在画中听到了音符的灵动,艺术心理学将这种特有的审美活动现象称为“通感”。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为“艺术通感”,指的是从一种艺术形式的感觉联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并产生雷同的情感体会。第二指的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产生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创作的顿悟。第三指的是心理学中的“联觉”效应。联觉指的是在艺术审美中对某一作品产生的单一感知,通感联想、想象和情绪的处理,引发出其他感官的知觉和情感,并对其产生了兴奋度我们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联觉"效应。艺术家借助通感,将有限的艺术素材重新加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而欣赏者则通过通感,给有限的艺术形式赋予无限的情感内容。虽然光与色的变化是不可能用耳朵去捕捉,而视网膜也不可能影响声波的变化,但是宇宙间万物的美是能用“色听联觉"去感受的,这就是为什么视觉和听觉会产生“联觉"效应。当外界事物进人我们的感官后,由神经中枢输送后转辙而改道,这就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原因。当听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在其他的领域中产生感官上的经验,并连带地出现视觉上的感觉,最后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统一,连贯的印象,我们将这种常见的联觉反应称为“色听联觉”。不同的色彩效果给人心理情感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见音与色彼此是相互感应、互为交融,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接下来通过研究二者的连通性来印证绘画中附有的“音乐感"和音乐中存在的“画面性"这两种说法。
二、谈莫奈和德彪西作品中的音画交融
印象主义绘画(Lmpressional),被当时贵妇人们称之为“法国情感的瞬间表现”。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一群为绘画技法革陈出新的法国青年们,为了推翻迂腐的宫廷式绘画技法,开创的印象主义绘画流派。同-时期,受绘画流派的触动,由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开创了印象主义音乐。在这个时期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艺术家们都打破了古典主义严谨和规整的的束缚,寻求一种艺术的瞬间性,追求光、色与气氛相融合的感觉,用赋予印象性的、跳跃性的.鲜明的色彩,为作品制造出一丝丝的神秘感和朦胧感。
(一)从莫奈的《日出·印象》之画意来解读德彪西的《大海》
19世纪后半叶,光学原理的出现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概念,开始了对色彩的探索,莫奈以其《日出.印象》在画布上首先奏起了交响音画之篇章。他将淡紫﹑微红、蓝灰,橙黄组成了各种色调,并以色点来模仿跳动的音符,画中一轮红日在金色的波光中冉冉升起……此时耳边如同奏响了德彪西创作的交响乐《大海》:音乐的开篇由微弱的弦乐和竖琴奏出低音,以此来描绘逐渐离逝的夜幕,接着定音鼓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安详的大海,双簧管和英国管推出了主题动机……聆听着乐曲使人们不由联想到辽阔的地中海海面变化无穷的景象,联想到了莫奈笔下的《日出·印象》,太阳在晨曦中冉冉升起,阳光和晨雾聚焦后洒向海面,色与光的交融荡漾起神秘而动人的画面。莫奈将海水、天空和帆船置于雾中,使其略显模糊,而港口,船舶与桅杆却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整幅作品笼罩着神秘色……莫奈的表现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德彪西。德彪西则用大海不同的形态来回应着莫奈画中的掠影,他运用不同的音响素材将天空映在海面的奇观、海水与浪花的交织,以及海水涌动时的变化表现出来,达到了色与光交织的音响画面。
(二)从德彪西《被淹末的大教堂》聆听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光影之动
通过研究莫奈和德彪西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两者常选择同-题材的作品去表现艺术。如德彪西的《被淹没的大教堂》和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者用音乐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来自古代伊斯大教堂被淹没的传说,他用钢琴音色的多变性来制造传说中的神秘气氛,时而听到钟声的回响,时而看到涌现在水面的教堂,他用声来造画i,增添了教堂的神秘感。乐曲开始时,微弱的低音模拟教堂的钟声,当教堂浮出水面后,钢琴的音量渐而增强,直到用泛音模拟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增添了教堂的神秘和凄凉……而莫奈用了20幅系列性的油画大作来表现《卢昂大教堂》从早晨到黄昏不同时段的色光变化,构成了一个持续性的影像画面,如同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一般。莫奈在其作品《卢昂大教堂》中描绘的是他对教堂瞬间的印象,而德彪西在同一主题的教堂类作品中则捕捉的是事物瞬间的景象特性,并用流动的音符飞快地描绘出来。作品中教堂的钟时而近时而远,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德彪西与莫奈都是营造艺术气氛的高手,他们巧妙地将印象般的气氛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两位艺术家的推陈出新无疑证明了音色和色彩在时空转换上的成功尝试,做到了“画中有乐,乐中有画"得并存。
三、抽象主义时期的绘画与标题性音乐的完美结合
19-20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穆索尔斯基等艺术大师,他们认为音乐与绘画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能看到艺术表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元素、或是选用存粹的几何元素,将他们组合在一起构成画面,最后用非物质的音乐去表现色彩与点线、面,体现纯精神的艺术形式。
(一)抽象主义大师笔中的音乐动机
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的大多作品从音乐的灵感中创作而出,如作品《粉色的音调》《赋格》《小重音》等等,他用画笔将这些音乐术语表现在画布上,同时他将色彩比拟成音符,画布比作乐谱,用色彩般的音符在画布上奏起了音、色交融的交响乐章。他的作品《构成8号》就是通过音画通感的理论来进行创作的,在作品中我们听到了音乐的流动。作品的左上角有个显眼的圆球,球体由红色,黑色和紫色构成。红色犹如音色高亢的小号,黑色像静态的休止符般,紫色则是忧伤的木管乐器。而画面中剩余的篇章是由各种线条和几何图形交织在一起构成,各种图案的结合如同音乐般在画布上奏响。作者用画笔巧妙地让色彩、点,线、面这儿种绘画元素发出了绝对声响,让它们与音乐发出了感官上的融合性,赏画如同听到在音乐厅中奏起的交响乐声,荡漾着观众的心灵。
接下我们来研究一位来自荷兰的画家彼埃.蒙德里安,他同样也是抽象主义画派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笔中的《百老汇爵士乐》用音符奏响了整个作品,作者用长短不一的方块模拟音乐中跳动的音符和起伏的旋律。黄色与黑色线条在画中穿插着,给人以舒畅轻松的感觉。画面以方块和线条的变化模仿了爵士乐的乐谱。富有音乐元素的画面效果,让作者选择了一个音乐性的标题来命名,是希望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带着音乐的听觉去体会作品的律动,达到视、听、感三者的同构。这幅作品的完成,将蒙德里安绘画中的音乐性提升到了最高境界。
(二)穆索尔斯基与加尔特曼的对话
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作于1874 年,这是穆索尔斯基为画家加尔特曼所写的。组曲由十个独立小标题构成,整首作品用“漫步”的主题将作品贯穿起来,如同是他观看画展的整个过程的缩影,每个小标题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他的这部作品是用音乐的手法来描绘图画中斑斓色彩之辉煌的范例。
这幅作品的特殊之处正是作者利用音乐的语言来表现画面中的种种灵动。绘画本无声,而音乐本无色,作者巧妙的运用音色和结构上的变化,将作者观画展时所见到的画用音符描绘出来。例如作品中的第八首《墓穴》,乐曲分为两个片段,第一段由若干个低沉的柱式和弦组成,节奏缓慢.不稳定的调性加上忽强忽弱的音量对比制造出墓穴里阴深恐怖的气氛。第二段作者运用持续性的震音模拟鬼火的闪烁,八度音与和弦的交替进行,象征着作曲家与故人对话的情景,音乐气氛非常的悲痛,如同安魂曲一般。再如第二首《古堡》,穆索尔斯基用一首歌唱性的旋律,并带着小调般的忧伤感,向世人描绘了18世纪具有田园般诗意的风景画。这首乐曲中没有使用鲜艳的色彩和耀眼的景物,作者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用一层朦胧的薄雾笼罩在作品中,带着淡淡的伤感。作者将旋律线条分成了三个层次:旋律声布置于高音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变奏来模拟田园诗人委婉动听的歌声;中音声部演绎着自己独有的旋律线条,附属于主旋律之下轻盈的伴唱着;连续的伴奏在低音声部反复,制造出沉思性的乐曲风格。作者对音乐作品三个层次的设计,让作品在浪漫﹑幻想般的气氛中流动着,使听众感受到如同在中世纪欧式庭院中游玩的体会。
虽然画中没有声音,乐中没有色彩,但艺术家却要超越物质这个媒介的局限性,来从事艺术创作和鉴赏等活动。在解读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作品的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艺术家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可以激发他们对作品更高程度的表现力和意识,“音乐是绘画表现形式中的最高等级”。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时期的绘画和音乐通过“色”这个媒介将两种艺术载体的情感表现进行了时空上的转换,让观众在有声的画面中,感受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境,更好地解读艺术家创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J阿依阳.20世纪艺术的对话—..-文化艺术纲要[M].俄罗斯:莫斯科勒可依出版社,2008.
[3]杜洋.康定斯基赫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及其对具象绘画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丁昕春.论音乐与绘画在“色彩”上的共通性团.音乐创作,2013(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