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审美感受力的幼儿园生长性课程实践
张世萍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生长过程。随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 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等幼教文件的 落地实践、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精神引领,我园 对于“生长”的教育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实践思考 与意义理解:高质量的内涵是什么?高质量的课程 是怎样的?怎样循着儿童发展的轨迹优化园本课程 建构?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美育的首要目的 是让“人”成“人”,让人具有其本真的生命特征与情感生发[1]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强调,以美育促进五育并举,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我园基于大美育视角下的审美感受力,积极探讨美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相信每个儿童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构建了生长性课程行动路径。“生长”既指课程本身的动态发展变化,又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双向对话与共建过程。
一、儿童观的涵育——理念、目标的“生长”
⒈儿童与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共建共长”
原来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在于“术”,后来我们开始关注儿童在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经验,再后来我们认为儿童的艺术学习应是自主体验和自由创作的,现在我们认为幼儿园艺术教育不是狭隘的艺术领域教育,而是大美育。虞永平教授提及,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和支持儿童的生长。因此我们认为,美育是为了儿童未来能有艺术地生活,能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涵育审美素养,提升生活质量。我们思考艺术,之于儿童未来生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思考艺术,之于艺术教育与儿童后继学习、终身发展之间的价值[2]。儿童活动样态的“生长”,其背后反映的是教师的观念在“生长”。如“清明上河图”主题课程,通过一轮又一轮课程实践,我们的课程理念从“为艺术”转向“为儿童”,课程目标从专注知识技能转向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课程内容从单科教学转向渗透融合,课程实施从“文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教师的观念在“生长”,儿童的艺术活动也在不断“生长”。其中,“趣味造纸术”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可以从触觉上体验纸张从柔软、湿润到干、脆的过程,从听觉上感受“乌拉乌拉”“悉悉索索”的工作变奏曲。孩子们不满足于室内游戏,他们走进百草园、小山坡,爬上大树,打开各种感官,采集春天里的香樟树叶、樱花花瓣、油菜种子,甚至是“阿拉伯婆婆纳”的小草……从而让纸不仅有了色彩、香味,还有探究种子生长奇迹的旅程。
又如“我喜欢的建筑”主题课程,通过分析幼儿的搭建作品,我们能够感知到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宏观抽象的粗放式外形理解到微观局部的细节聚焦),用树枝、泥巴搭建房子的价值不在于搭成什么样的房子,而在于让幼儿通过搭建关注到房子的具体形象,再感知提炼抽象的无锡传统民居的特征。如幼儿关注到墙、顶、门、窗等细节,理解其关系并能够利用树枝或泥进行塑形。教师可以花更多时间去观察儿童的游戏,看到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儿童有很多令我们惊讶和赞叹的表现,也有很多创造性的举动和智慧,这是我们研究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也是美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知道,课程是在继承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运行的,是通过继承和传递文化来培养人的,因此课程的“生长”是文化的传递和选择,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合”。
⒉成人和儿童的关系在对话中“持续生长”
游戏精神强调对话,教师与儿童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成长与成长的关系。从2020 年开始,连续两届大班幼儿沉浸在“西游记”课程里,这让我重新审视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在“西游记”课程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一起了解和表现西游人物,讲述和绘画西游故事,尝试戏剧表演等。教师放慢脚步,紧跟儿童的步伐,对他们有了移情式的理解,好奇他们的好奇,关注他们的关注,回应他们的需求。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的关系本质上是一场高品质的“西行”,即在课程实施中互相吸引,共同参与,在平等对话中,走进彼此的精神世界。一个接纳和欣赏幼儿的幼儿园、一个接纳和欣赏幼儿的教师,都是自然而然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关键因素。教师不是独立于儿童世界之外的观察者,而是有着亲密关系的陪伴者。师幼关系在平等对话中“持续生长”,教师成了追随者、观察者、研究者和支持者。
二、游戏观的落地——空间、时间的“生长”
成尚荣先生提出,情感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都与人的情感紧密相关。可以说,感受力是审美、美育的关键,是情感发生的情动因素,也是打通感觉、感情和认识的关键[3],还是教师用心观察和倾听儿童的一盏明灯。我园的美育实践和研究,聚焦儿童和成人的审美感受力,探究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场景中的感受方式、感受需要,又会为我们理解儿童提供机会,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从理念、目标、时间、空间、组织方式、评价等方面提供合理而专业的支持,优化课程,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精神的落地。
⒈在自然游戏场里“打开与延伸”
教育家皮亚杰曾提及:儿童听到、看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以前我们创设的是一个个零散的“角”或“区”,现在我们将独立的区和角在空间上建立联系,连接成自然融通的场域。如大树伸展 2 米,搭建“瞭望台”;向下半米,挖掘“佩奇的泥坑”。我们深知,玩泥的愉悦在于踩泥浆本身;站上瞭望台是为了离蓝天更近,能看清楚飞过的白鹭张开翅膀的样子;翻过围墙,穿过马路,向外拓展 50 米去对面丛林探险,给儿童打开了方圆50米的未来世界……幼儿园这块土地是儿童理解世界的起点和支点[4]。幼儿园里的泥地、沙地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而是长长的。我们看到了儿童两两结对、三五成群进行交流与沟通,看到了窃窃私语、专注交流、酣畅淋漓、凝神静气。这种体验,是美的行动、美的关怀,也是课程关注过程性质量的体现[5]。
⒉在儿童自主游戏时间里“共情与释放”
基于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我们打破幼儿园的时间结构,保障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有机会玩真正的游戏,让时光慢下来。在这里,有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故事,如“光影里的吉田胜”“池塘边的小莫奈”是美,一团乱的涂鸦也是美。当孩子们亲手孵出一只只浑身湿漉漉、瑟瑟发抖的小鸡、小鸭、雏鸟,每天轮流带回家精心照顾,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更宏大的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开始关心、在意,有了牵挂的意味。儿童在这里照顾一棵树长大,安排一只小鸭的生活,感知季节的变化,这种共情另一个生命的能力是审美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如“泥坑中的清明上河图”,孩子们双脚踩进泥坑,双手抓起泥土,黏稠的、沙质的、板结的……特别的感官体验使幼儿调动起全身的能量,“脏”得尽情。玩泥活动中,他们生发了挖铲、堆积、运送、贯穿、塑形、搭建等不同的玩法,逐渐形成了玩泥的经验链,生成了小中大班玩泥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指向儿童的感知体验,更指向儿童的学习品质。在这里,玩泥的意义远不止这一刻,还在于游戏前的服装穿戴、工具的选择、内容的设想,更在于玩泥后泥浆的冲刷清洗、工具材料的收纳整理。我们认为,学习应该是触手可及的,是在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美育在于身体力行的劳动,专注堆挖是美,挥汗如雨也是美。在这里,劳动是生动的,是投入情感的,是美的,更指向儿童的终身发展。
又如,关于“树”的课程活动,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树的外形、结构、四季的生长变化等零星片段的认知,现在我们更强调儿童的共情,用情感打开学习的大门,让儿童感知体验各种自然物与动物、天气、人类生活的关系,让每个儿童真正学会感同身受。自此,我们形成了泥、沙、水、石、光、树、花、百草、昆虫等资源课程图谱。在课程活动中,儿童逐渐理解万物是有联系的,从单独的认知走向思辨,走向儿童哲学。
三、课程观的彰显——生长性课程活动的样态形成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幼儿园应构建立足中国文化、基于儿童发展、重视关系赋能、推进赋有教学隐喻的学习环境建设,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协调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和评价体系。我们依托十三五、十四五省重点课题研究的契机,聚焦“观察与评价”“浸润式教研”“感受力”等核心关键词,对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作出有质量的回应。
⒈探究形成项目活动生发的模型
儿童经验包含了各门学科的事实和真理,与此同时,儿童的经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发展着、生长着的,从儿童的经验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过程就是经验改组和改造的过程[6]。我们基于“在问题解决中丰富儿童的经验历程”的理念,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形成学习项目,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实施路径为载体,通过“问题与假设—计划与准备—实践与反思—调整与巩固”的课程实践四步骤来鼓励幼儿在体验、理解、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焦点放在每一个孩子及其对主题的经验、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上,支持幼儿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全面发展。
如大班“清明上河图”项目活动,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师幼将主题分为“我喜欢的建筑”“本草地图”“有趣的甲骨文”“造桥工程”等,使课程脉络一目了然。每个活动遵循激发幼儿兴趣的原则,鼓励幼儿实践探究、学会解决问题或困难,在多领域开展创造性的表达表现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好奇心、热情、合作、自信、创造力、责任感、想象力、反思等学习品质。我们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验、观察、感觉和想法,记录自己的经历,于是幼儿园的沙池、泥坑、小河这些自然场景里,出现了“一百种的清明上河图”。
⒉课程走向高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成人与儿童发生社会性交往的重要场所。幼儿园走向高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观察儿童,找到契机,参与儿童的探索过程,让儿童的思维方向从分散到聚焦。《评估指南》提及: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要想儿童观察研究、课程建设有突破,必须依靠教师的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与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突破专业成长上的困境,有能力分析和解释儿童行为,做出明智的教学决策,从而有质量地回应儿童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有更宽广的生活眼光、更多元的学科视野、更立体的观察视角,去建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用活”理论,成为更加专业的行动者[7]。
生长性教研突破了将教研视为解决问题的传统思路,更多地用人文情怀让每个教师真正有力量产生内在生长感,让思想、精神、情感不断碰撞、汇聚、融合,这种生长感会带给课程无限的生长力,最终带动儿童和教师一起不断向上生长。在这样的课程生态里,我们听到了团队里的“每一个”在教研中自信地发出有思想的“声音”,能够生产一种知识,生成一种经验,聚合一种力量。我们培养的是一个幸福的个体,一个能走向未来的、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儿童,一起探究着“爱你,爱美,爱未来”。大美育视角下的生长性课程旨在让每个儿童生长,让每个教师生长,让幼儿园生长。让我们坚守日常,站在儿童的立场创造我们的生活,彼此成就,将教育指向未来。
学习档案
教师:吉晓莉
子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
主题 |
涵养审美感受力的幼儿园生长性课程实践 |
时间 |
2024.3 |
内 容 提 要 |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生长过程。“生长”既指课程本身的动态发展变化,又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双向对话与共建过程。 一、儿童观的涵育——理念、目标的“生长” ⒈儿童与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共建共长” 原来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在于“术”,后来我们开始关注儿童在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经验,再后来我们认为儿童的艺术学习应是自主体验和自由创作的,现在我们认为幼儿园艺术教育不是狭隘的艺术领域教育,而是大美育。 ⒉成人和儿童的关系在对话中“持续生长” 游戏精神强调对话,教师与儿童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成长与成长的关系。 二、游戏观的落地——空间、时间的“生长” 感受力是审美、美育的关键,是情感发生的情动因素,也是打通感觉、感情和认识的关键,还是教师用心观察和倾听儿童的一盏明灯。 ⒈在自然游戏场里“打开与延伸” ⒉在儿童自主游戏时间里“共情与释放” 基于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我们打破幼儿园的时间结构,保障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有机会玩真正的游戏,让时光慢下来。 三、课程观的彰显——生长性课程活动的样态形成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幼儿园应构建立足中国文化、基于儿童发展、重视关系赋能、推进赋有教学隐喻的学习环境建设,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协调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和评价体系。 ⒈探究形成项目活动生发的模型 儿童经验包含了各门学科的事实和真理,与此同时,儿童的经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发展着、生长着的,从儿童的经验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过程就是经验改组和改造的过程。 ⒉课程走向高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成人与儿童发生社会性交往的重要场所。幼儿园走向高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观察儿童,找到契机,参与儿童的探索过程,让儿童的思维方向从分散到聚焦。 |
学 习 感 想 |
生长性教研突破了将教研视为解决问题的传统思路,更多地用人文情怀让每个教师真正有力量产生内在生长感,让思想、精神、情感不断碰撞、汇聚、融合,这种生长感会带给课程无限的生长力,最终带动儿童和教师一起不断向上生长。在这样的课程生态里,“每一个”老师都能在教研中自信地发出有思想的“声音”,能够生产一种知识,生成一种经验,聚合一种力量。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到,大美育视角下的生长性课程旨在让每个儿童生长,让每个教师生长,让幼儿园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