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陈迁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审美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对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进行研究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二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三是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通感表现。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完形的审美感知能力分布在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和水平上,大多数儿童处于中等层次的完形感知水平上。在感知美术作品时,学前儿童是能够把握作品情感表现性的,同时,他们对作品情感的感受较为浅显。此外,在审美感知过程中还会有通感现象伴随出现。基于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教育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前儿童;审美感知;特点;培养策略
“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是人们对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所具有的无限艺术潜能的诗意赞美。然而,如果学前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审美感受力与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那么,它可能就会慢慢消失殆尽。在现实生活中,学前儿童缺乏真正感知和体验艺术的机会,其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并未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实际上,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比艺术创造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审美感知能力很弱的儿童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并提出了几个培养策略。
何谓审美感知?我国美学家滕守尧先生的阐释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与普通感知不同,审美感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音色、节奏、韵律、形状、色彩、光线、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性把握,尤其是要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在审美感知活动中,人们只是按照事物的形式中所揭示的情感表现性对其进行归类。另外,有些学者探究了审美感知的特点,认为人的审美感知具有主观性、互动性、解释性、多层次性、同时性和不平衡性等多种特点。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中的审美感知是指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形状、色彩、光线、张力等形式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尤其是把握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一种特殊感知。
鉴于较小的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还未充分发展,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来揭示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一般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型,本研究选取了上述四种类型的20幅美术作品让学前儿童进行感知与欣赏,从三个方面对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进行探究:一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二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三是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通感表现,以全方位地揭示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
一、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
在对完形的各种阐释中,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最为全面和深入。本研究借鉴西方格式塔心理学对完形的阐述,将完形视为“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具体来说,完形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它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其组成部分的全新的整体,虽然也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而是一个新的整体,它要能够从原有的构成成分中突现出来,从背景中清晰地分离开来,并且自身有着完全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的独特性质。如一个三角形,决不等于三条交叉线条之和,而是从三条线的特定关系中突现出来,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第二,完形具有变调性,即在其各种构成成分,如大小、位置、方向等都改变的情况下,完形仍然存在或不变。如一个正方形,不论是红色还是蓝色;不论是大是小;不论是垂直放置,还是倾斜放置,它都仍然是一个正方形。总言之,完形决不是各个组成要素或成分的机械相加之和,与之相反,完形是一种组织,它是伴随知觉活动而产生的整体。
本研究认为,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可分为简单的完形感知、近似的完形感知和真正的完形感知这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低层次的完形感知水平是简单的完形感知,是指学前儿童仅能感知到美术作品的某些颜色、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等。中等层次的完形感知水平是近似的完形感知,是指学前儿童能够明确感知并说出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多个具体形象,但还不能将这些个别形象很好地组织为一个整体,将它们统一联系起来。高层次的完形感知水平是真正的完形感知,是指学前儿童不仅能够感知美术作品中的各个形象,还能够对整幅作品进行概括,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能力分布在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和水平上。具体来说,极少数幼儿只能进行简单的完形感知,他们仅能感知到美术作品的某些颜色、简单的线条或形状等特征,而不能对美术作品的整体进行感知。与之相对应,还有少部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处于较高的层次和水平上,他们不仅能够感知美术作品中的各个形象,而且还能够将整幅作品视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在他们的眼中,美术作品真正成为一个“完形”。当然,与上述两种层次和水平的少数幼儿相比,大多数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上,他们只能对美术作品产生近似的完形感知,总体上他们能够感知并且说出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各个具体形象,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将各个形式要素统一联系起来,其审美感知水平还达不到真正的完形感知。
通过给大班幼儿分别欣赏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这四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本研究发现,美术作品的具象和抽象程度会影响到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水平。一般来说,与对抽象作品的感知相比,幼儿更容易感知写实程度高的美术作品的完形,而不论作品是绘画、雕塑、建筑还是工艺美术。如在给幼儿欣赏法国雕塑家彼加尔的作品《提着鸟笼的孩子》时,他们都能够准确地描述该作品,能够很好地感知其完形。而在欣赏西班牙画家约翰·米罗的作品《夏天》时,大部分幼儿则对这幅半抽象作品的复杂完形不能充分感知,只能达到近似的完形感知水平。
二、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
人类的情感表现大致可分为自然表现和艺术表现两大类。艺术表现就是艺术家内在情感的外部呈现,它与自然表现的最大区别即在于,艺术家在表现一种情感时,并不是像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那样不由自主地将内在情感发泄出来,而是首先要进入想象的境界,将内在情感转化为某种意象,如一幅画面、一桩事件、一系列音响等,而这种意象并不是随意的,总是与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内在情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这种意象以绘画、雕塑、诗歌、音乐等各种艺术媒介表现出来时,便能够迅速在欣赏者心中唤起同样的情感。与情感表现一词的内涵一致,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是指学前儿童通过感知美术作品呈现出的某种意象,从而在心中迅速唤起某种情感,并能体会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一般来说,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一种或多种情感,而这正是艺术家通过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学前儿童在面对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时,他们对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前儿童都能够自觉或者通过研究者的引导来把握作品的情感表现性,他们对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基本符合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当然,学前
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面对同一幅绘画作品,不同儿童所感知到的情感表现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感受比较肤浅,且常常呈现出不完整性和单一性的特点。换言之,尽管学前儿童能够把握到绘画作品的情感表现性,但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绘画作品时,他们所能把握的情感表现性常常只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某一种情感,而不能把握比较复杂的多种情感。
三、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通感表现
在本研究中,通感是指人们的不同感觉之间的互联互通现象,即当人们的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大脑中的另一不同感觉区域也会产生反应,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美国的心理学家克雷奇将这种心理现象命名为“联觉”,如一个乐音让人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感觉。其实,通感现象很普遍,如人们在听到高亢嘹亮的声音时会产生一种明亮的色彩感。通感现象对于文学艺术活动来说尤为重要,它是人们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
有研究将人们的通感表现分为三类:一是不同感官间的单项相通;二是两种感觉与一种感觉的相通;三是多种感觉的交错相通。学前儿童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感知的过程中,亦同样表现出这三类通感。学前儿童表现最多的通感就是不同感官间的单项相通,即视觉与听觉、动觉、触觉、嗅觉等其他感觉之间的通感,其中尤以视听通感、视动通感为多见。我国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曾指出,通感心理的出现是由于人体感官的官能交错,且这种感官的官能交错以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居多。陈望道先生的这一观点被其后的众多研究成果所证明。本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中的通感表现也以视听通感居多。当然,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两种感觉与一种感觉之间的相通和多种感觉之间的交错相通,多表现为视觉、听觉与动觉之间的相通,这些通感心理的产生会使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更为深入和全面。
四、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教育策略
1.激发学前儿童对审美对象的兴趣和审美欲望
鉴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点不在于美术欣赏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在
于激发儿童对审美对象的兴趣和审美欲望,萌发儿童内心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一句话。精心呵护学前儿童心中那颗“美的种子”,让它在儿童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这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惟有如此,儿童才能逐渐将外在的审美要求变成其内心对美的兴趣与爱好。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他们长大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强大内在动力。如果教师不重视激发儿童内心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而只注重艺术教育的结果,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必然是偏颇甚至无效的。英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在分析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时曾指出:“一位学生可能了解艺术史上的所有事实,但当他看见一件艺术作品时,他却无法认出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也无法区分一系列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优劣。”应当说,里德所描述的这种状况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究其根源,即在于某些教育者将艺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等同于艺术教育的全部,而忽视了儿童内心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儿童对审美对象的兴趣和审美欲望,使其审美活动能够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2.对学前儿童实施丰富多样的多元化艺术教育
纵观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学前儿童常常只能欣赏那些被公认为美的艺术作品。早在1982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撰写了一篇名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考察报告,他指出:“中国教育家认为艺术是培养儿童的美感的……从低年级起就很明确地区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让孩子们看哪些图案美,哪些不美,鼓励他们自己画出美的图案来。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美肯定难免也是一种价值。但美的观念是开放的……人们还承认,艺术作品可以企求表现现实或真,即使这些不美,甚至使观者感到丑、悲或不协调。”从加德纳的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中美艺术教育观念的差异,而这种状况在今天仍然普遍存在。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改变艺术教育观念入手,运用多种艺术资源,对儿童实施多元化艺术教育。实际上,每位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发展都是个性化的。为适应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育者在选择艺术作品时应采取更加自由开放的态度,以激发儿童广泛的艺术兴趣。正如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言:“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把这些儿童的个人差异诱发出来,压抑这种个人差异会限制儿童的人格。”对学前儿童个体而言,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应以经常接触风格与样式多样化的艺术品为前提。过于强调某一种艺术风格或样式,而忽视其他风格或样式的艺术教育,常常只能培养出艺术视野狭窄、心怀偏见之人。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与样式的艺术作品都应成为滋养学前儿童的艺术源泉。当然,也必须注意与儿童的年龄、兴趣、经验和理解接受能力相适应。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偏爱写实的艺术作品,越喜欢简单的构图、鲜艳的色彩和清晰的形式构成,而不喜欢复杂的构图、灰暗的色彩和模糊的形式关系。此外,不应杂乱无章、随心所欲地为儿童选择艺术作品,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选择“相同因素”十分明显的作品,如作者相同、题材相同、风格相同、构图布局的方式相同等。这些相同因素可以成为比较的基础,儿童既可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又能清楚地看出作品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从而不断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3.强调体验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独特作用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者在引领儿童欣赏艺术品时,往往采取单纯了解艺术常识的教学方式,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等同于纯粹的理性认识活动,将介绍艺术作品的题材或创作背景视为艺术欣赏的主要内容。应当承认,此种认识对于儿童感知艺术作品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艺术教育决不应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应当致力于改善与提高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为此,教育者必须为儿童提供亲身体验艺术品的机会,这在培养儿童审美感知能力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教育者可以用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形容词来描述艺术对象,如用忧郁的、悲伤的、欢快的、活泼的等词语来形容色彩或线条,引起儿童的情感体验。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儿童通过想象的方法来体验艺术作品。对此问题,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曾专门加以阐释。他提出,可以通过想象的方法来体验艺术作品,如假想一条线是活的东西,它会与其他线条和善相处,会变得激动而上下跳跃,会安详而冷静,会毫无目标地到处游荡,或者它会和环境建立起某些关系,统治整个环境或部分环境。人们可以用体验朋友的方式去体验它们。
4.调动学前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活动
对学前儿童来说,长时间单纯静观美术作品很难让其产生持久的欣赏欲望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因此,教育者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尽可能采取多感官、多通道的方式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其能在多种感知觉的协调作用下,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例如,绘画艺术中的线条与小提琴音乐的线性具有内在的相通性,教师可以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让儿童听一首悠扬的小提琴音乐,还可以让儿童随音乐自由做一些身体律动,以帮助儿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很显然,这样的欣赏方式既易于调动儿童审美感知的积极性,又十分自然恰切,帮助儿童多通道地体会了作品的情绪情感。
(注:作者陈迁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学前儿童审美感知特点及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6CB337。)
参考文献:
[1][2][3][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94,95,163-164.
[5]克雷奇.心理学纲要(下册)[M].周先庚,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6]陈迁.基于通感理论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17(6).
[7]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8][英]赫伯特·里德.艺术与社会[M].陈方明,王怡红,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9]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11][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学习档案
教师:吴越
子课题名称 |
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基础研究 |
主题 |
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
时间 |
2024.5.20 |
内 容 提 要 |
“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是人们对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所具有的无限艺术潜能的诗意赞美。然而,如果学前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审美感受力与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那么,它可能就会慢慢消失殆尽。在现实生活中,学前儿童缺乏真正感知和体验艺术的机会,其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并未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实际上,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比艺术创造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审美感知能力很弱的儿童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并提出了几个培养策略。 何谓审美感知?我国美学家滕守尧先生的阐释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与普通感知不同,审美感知是人们对于事物的音色、节奏、韵律、形状、色彩、光线、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性把握,尤其是要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在审美感知活动中,人们只是按照事物的形式中所揭示的情感表现性对其进行归类。另外,有些学者探究了审美感知的特点,认为人的审美感知具有主观性、互动性、解释性、多层次性、同时性和不平衡性等多种特点。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中的审美感知是指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形状、色彩、光线、张力等形式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尤其是把握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一种特殊感知。鉴于较小的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还未充分发展,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来揭示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一般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型,本研究选取了上述四种类型的20幅美术作品让学前儿童进行感知与欣赏,从三个方面对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进行探究:一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完形感知,二是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三是学前儿童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通感表现,以全方位地揭示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
|
学 习 感 想 |
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教育策略 1.激发学前儿童对审美对象的兴趣和审美欲望 鉴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点不在于美术欣赏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在于激发儿童对审美对象的兴趣和审美欲望,萌发儿童内心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2.对学前儿童实施丰富多样的多元化艺术教育 3.强调体验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独特作用 4.调动学前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