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多元价值
孔国欢
【摘要】艺术通感是一般通感的升华,是指在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多感官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立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视阈,阐述艺术通感的理论内涵,分析并论证艺术通感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剖析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所蕴藏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艺术通感;儿童美术;多元价值
美术是借助线条、形状、颜色、构图等艺术要素塑造出可视的、可触摸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思想和情感,并集视觉、空间、造型于一体的艺术。但是,美术不仅仅单纯作用于人的视觉,更是一门可以调动人类多重感官参与的学科,极具感染力。美术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审美知觉除视觉外,还表现为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感官的参与,具有多通道性。早在1883年,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就已经发现艺术通感现象似乎更容易在孩子身上发生。也有研究认为,儿童感知与体验艺术通感的能力甚至超过成人,这些都表明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研究艺术通感是可行的。
⒈艺术通感概述
人们对艺术通感的认识和重视是--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国内外关于艺术通感的研究皆是从通感现象开始的,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修辞学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解释和概念界定,后来才引入到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即艺术通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起先都是将艺术通感作为修辞手法普遍运用于写作。十九世纪以后,许多学者逐。渐将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指出了此现象在儿童艺术活动中是存在的。艺术家康定斯基曾说过:“绘画是一一种视觉的音乐。”他对视听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证明了视听通感的存在。加登纳也认为六岁的儿童就具备了将色彩与声音联系在一起的通感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钱钟书先生《通感》一文的发表,标志着通感作为一种审美和艺术理论的正式产生,他可谓是我国系统而深入研究通感理论的第一人。南师大滕守尧、楼必胜、屠美如、许卓娅、王丽等人相继对艺术通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艺术通感是由于相关艺术有共同的规律,共同的审美特征而 激起的。这些研究现状表明,已有少数学者不再只是把艺术通感作为--种修辞手法,他们开始意识到儿童艺术教育中此现象的存在。
运用艺术通感,从绘画中可以“听到”声音,在乐声中可以“看见”色彩,通过建筑品味旋律,诗歌透着香味,书法仿佛也在旋转、跳跃……不同的艺术门类通过艺术通感架起感官互通的桥梁,带给人们全面、立体的审美感受,这有助于审美主体洞悉艺术本质,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本文从心理学和审美学的角度探讨艺术通感,认为艺术通感更贴近艺术与审美活动,彼时多感官通道同步开放、共同参与,相互渗透、融合,打破感官界限,从而实现感觉的挪移与互通,调动起审美主体更加丰富、细腻、立体的审美感知,最终获得多角度、深层次的审美享受与体验。
⒉儿童美术教育运用艺术通感的理论依据
已有研究关注到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将此现象具体运。用到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极其稀缺。在儿。童美术中运用艺术通感也并非是牵强附会,而是参考和借鉴了多方面的理论依据。
2.1心理学依据
儿童的思维与审美感知的整体性艺术通感的发生与儿童文化和思维逻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边霞教授指出:“儿童文化是一种整体性文化。”纷繁复杂的世界在儿童那里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他们是用整体的方式去感受世界和对世界做出反应。学前儿童的感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大脑对来自外界的各种感官刺激尚不能明确区分,整个身体和心灵都会作出反应。所以相比成人用单一的通道,儿童会调动几乎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审美对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甚至伴之以动觉,多种感觉再协调形成通感,共同帮助儿童欣赏艺术作品。其次,儿童的思维是整体性的,这一独特的思维特点,使得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未分化的,他们并不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而是对整个外界做出整体反应。因此,虽然不同的艺术门类诉诸于不同的感觉器官,儿童则会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最后,儿童的审美感知是整体的。在儿童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均像人般有生命和意识灵性。这种主客一体的思维模式无不体现着儿童的“诗性逻辑”他们处于主客体关系未分化的懵懂、混沌中,常常会出现把部分当成整体的情况。无论是面临一-副画还是一首歌,儿童总是不自觉地将他们看到或听到的艺术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感知,而不会像成人那样。逐一进行理性分析。此外,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由于儿童文化的整体性、儿童的独特思维与诗性逻辑、儿童知觉和审美感知的整体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实现感官的互用与共鸣,这表明儿童早已具备感知和领悟艺术通感的能力。
2.2美学依据:“异质同构”
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人对事物之所以产生特定的情感和情绪,是由于外界事物的物理的力和场同人的内在心理世界的力和场,在形式结构。上存在着“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阿恩海姆指出:--颗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也就是说构成垂柳的“力”与悲哀的“力”达到了“异质同构”。以音画通感为例:音乐是诉诸于节奏、旋律、音调、音色、曲调、音阶等的听觉艺术,美术则是诉诸于线条、形状、色彩、造。型、构图的视觉艺术。但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反应内在精神,即二者在情感上有着内在的同构性,才使得主体的不同情感体验之间形成沟通性。这也正是阿恩海姆所论述的世界万物所具有的结构力,这种力还。可以通过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加以强化,产生丰富且多层次的情感和美的共鸣。尽管美术是一种凝固的空间视觉艺术,但却可用声音味道、动作等表现形式来表达视觉刺激带给主体身体和心灵的震撼。通过艺术通感跨越视觉局限,将凝固变为流动、将静止变为运动,让美术不再只是简单的视觉艺术,做到可视可听、可嗅可尝、可感可触。
2.3教育学依据:建构儿童综合艺术课程的需要
2001教育部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艺术领域的总教育目标包括: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对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进一步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 感、理解和想象。 《纲要》突出了对幼儿审美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艺术通感正是强调多感官的互通,用多通道感知、表达艺术美,这与《纲要》的要求不谋而合。
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本就是相互渗透的,幼儿综合艺术课程是将艺术各学科门类之间,艺术学科与生活经验、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融会贯通整合在一起。艺术通感是幼儿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艺术门类之间之所以能够触类旁通、融合渗透,很大程度得益于所引起的艺术通感为它们找到了诸多契合点。所以,综合艺术课程的心理依据之一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引发的艺术通感,艺术通感现象的存在为建构综合艺术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综合艺术课程并不是对艺术门类的简单拼接,而是要在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生态式的 融合,从而达到一-加一 大于二的效果。
⒊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多元价值
艺术通感能够在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不同艺术门类间构建艺术沟通。的桥梁,它在儿童生活和儿童艺术教育中是真实存在且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因此,具体到艺术通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多元价值,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认识。
3.1拓展和深化了儿童的审美经验
儿童感知欣赏艺术的过程需要多种感。官相互沟通、共同参与,打通因审美对象的艺术要素构成不同所造成的感官隔阂,使美感得到丰富和拓展。
例如,许多大班幼儿在欣赏画作《百老汇的爵士乐》时,很容易被画里五彩缤纷的颜色、像迷宫般的神奇小格子所吸引。有的说道:“颜色很丰富,像彩虹-样”,“颜色很好看,还很好吃(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巴)”,“像走迷宫- - 样,我喜欢走迷宫”,“我感觉我像在打游戏”;有的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发出“哇!哇!”的声音;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摇晃身体,频频点头表示很喜欢,显得十分开心、极为兴奋的样子。这是儿童最自然、最本能、最鲜活的真实表现,面对艺术作品的瞬间视觉冲击,本该满足于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却由此及彼地快速触发了感官间的连锁反应。“像彩虹一样”是再次的视觉联想,“很好吃”是对味觉的联想,“走迷宫、打游戏”是对画面的触觉动作联想。有了艺术通感的参与,引发多觉响应,审美体验交叉协同进行,帮助幼儿更完整地把握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形成感官交织的多层级审美享受。这并非是简单的--种感觉加另--种感觉的单向直线运动,而是感官间汇集、碰撞、交互、融合后的审美盛宴。艺术通感极大地扩宽了儿童审美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弥补了独立感官的不足与缺陷,丰富了审美经验,深化了审美体验,为展开深层次的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通感能够引发儿童多感官的连锁反应,帮助他们从细微处认识事物,从多角度感知生活美。儿童通过艺术通感,在感知创作原型时能够调动更多更细腻的感官,产生复合的感觉,这样对事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细致,帮助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和认知储备,在创作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所以,艺术通感还可以深化儿童的生活体验,为美术创作积累经验。
3.2激发和调动了儿童的审美想象
美术教育中的艺术通感,能引起多感觉协同反应、互通有无,暂时摆脱感受方式的局限束缚,使得感官体验立体层次化。有了艺术通感的加入,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展开丰富联想与想象,形成精彩纷呈的审美意象。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在引导大班幼儿欣赏梵高名作《星月夜》时我们发现,儿童将欣赏后的感觉表述为:“天上的这个像北极光”,“那个天好像龙卷风,把我卷走了”,“好像植物大战僵尸”,“像打仗过一样,然后打赢了,放烟花”“感觉发生了地震一样”“北极光”是对画面的视觉联想,“卷走了”是触觉动作联想,“打仗、放烟花、地震”是视觉动作想象。有了艺术通感的帮助,儿童很容易调动思维,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的想象越丰富,儿童对美术作品形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深刻,美术欣赏的效果就越佳。艺术通感能够帮助儿童激发艺术联想,开阔审美视野,扩宽审美空间,让审美感受并不只是停留在视觉层面,而是在艺术通感的作用下带入了更广阔无垠的深远意境。
艺术通感所触发的审美想象对于美术创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或景物时,艺术通感能极大地诱发创作主体对表象的联想与想象,扩宽眼前的空间维度,留下大量可供发挥的空白,激起主体的创作热情。思维被激活后,想象得以升华,通感的体悟愈深刻,又再次激发更具创造性的想象,进而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艺术通感与想象的相互作用,有益于放飞儿童思维,帮助儿童实现认识与联想、自由与想象、现实与虚幻的和谐统一,开发敏锐的创造潜质。
3.3丰富和细腻了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现象,审美心理的各要素并非相互孤立排斥,而是在审美情感的贯穿和推动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因此,无论是对审美活动还是艺术创作,审美情感都是确保其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美术是最常见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无不凝结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情绪、需求,表达着特定的情感。但情感最是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尤其当儿童面对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时,个体因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的严重不足,进一一步拉大了与艺术作品的审美距离,致使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情感表现性把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审美活动中,比起单一通道,多通道的同步协作、更容易挖掘作品中潜藏的含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及精神内涵。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多种感受器的协同工作。如欣赏米莱的《缠线》,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作品里的山水背景以及情节外,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边演唱儿歌《鞋匠舞》,边模仿画中人物绕毛线的动作和姿态,感受一起劳动的快乐。现在的孩子基本没有缠绕毛线的经历,比起枯燥的口头讲解,肢体动作的模仿以及与作品意境、情感基调相匹配的音乐,近似的情境等使得幼儿的各种感觉信息融合相通,审美注意直接越过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与艺术技巧,直达作品的内在情感。在艺术通感的作用下,儿童更容易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性,领悟创作寓意及精神内涵。通过深入挖掘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创作与欣赏中的丰富价值,使我们见识到了艺术通感的独特魅力。然而,对于如何将此现象有效运用于美术教育实践,帮助儿童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审美感受,提升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质量层次,这将值得我们进--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97.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6-181.
[3]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0,2:14.
[4]屠美如,楼必生.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研究简介[J].学前教育研究,2001,(3):32.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24.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王丽.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00.
[8]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533.
学习档案
课题名称 |
浅析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多元价值 |
主题 |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资源库建设分析 |
时间 |
2024.5 |
内 容 提 要 |
美术是借助线条、形状、颜色、构图等艺术要素塑造出可视的、可触摸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思想和情感,并集视觉、空间、造型于一体的艺术。 一、艺术通感概述 人们对艺术通感的认识和重视是--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国内外关于艺术通感的研究皆是从通感现象开始的,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修辞学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解释和概念界定,后来才引入到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即艺术通感。 二、儿童美术教育运用艺术通感的理论依据 已有研究关注到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将此现象具体运。用到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极其稀缺。在儿。童美术中运用艺术通感也并非是牵强附会,而是参考和借鉴了多方面的理论依据。 三、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多元价值 ㈠拓展和深化了儿童的审美经验 ㈡激发和调动了儿童的审美想象 ㈢丰富和细腻了儿童的审美情感
|
学 习 感 想 |
在艺术通感的作用下,儿童更容易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性,领悟创作寓意及精神内涵。通过深入挖掘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创作与欣赏中的丰富价值,使我们见识到了艺术通感的独特魅力。然而,对于如何将此现象有效运用于美术教育实践,帮助儿童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审美感受,提升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质量层次,这将值得我们进--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