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一:基于审美通感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基础研究》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仝静铮
本学期即将结束,课题研究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为下学期课题研究更好地明确方向,现对本学期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回顾,具体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㈠团结紧密的子课题组成员
本学期,我们子课题组10位成员无变化调整,仍是原班人马,成员们明确知晓自己的分工与研究方式方法,能够紧密围绕子课题内容从不同方向出发,认真开展研究,每月按时上传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如学习资料、学习档案、观察记录、教育随笔等。在课题研究中遇到问题时,大家也能够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积极出谋划策,子课题组活动氛围较好。
㈡认真扎实的开展课题工作
两位青年教师能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水平,设计撰写两节课题研究课,分别是朱雨婷老师的《中班美术欣赏:奇妙的探险之旅》和金佳懿老师的《小班美术活动:虫儿飞》,课题组其他成员也能够通过观评课等方式,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不断打磨活动内容,经过多次研磨,现活动目标具体可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够较好的达成目标,成员们较好的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㈢及时总结的课题研究成果
每月25号前,课题组成员们能够对当月的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与梳理,能够对观察中发现的现象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上传网站共享相应位置,组成了网站上的资源共享库,成员们能够自主的、相互的阅读与学习,并交流沟通,给予反馈意见,逐步优化研究成果,养成了良好的课题研究习惯。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㈠学习资源库
本学期收集课题相关的文章,梳理为学习资料共15篇,学习档案共10篇。
㈡实践成果
本学期结合实践,撰写课题研究课共2篇,观察案例共6篇,观察记录共35篇,教育随笔共10篇。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预计措施
⒈教师指导措施较为简单
在观察案例、观察记录中,教师能够较为客观详实的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但后续的支持策略、指导措施仍较为简单,方式方法较少、资源利用率不高,后续可借助理论学习,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性。
⒉理论学习针对性不足
目前理论学习总体围绕课题内容开展,但在与教师实践、近期困惑等方面联系性较低,后续可以每月了解教师们的近期困惑和学习需要,将其与研究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