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 本学期,保证每月开展一次理论学习,每次学习两篇文章,从知网网站以关键词索引的方式,搜集了与课题关联度较高的文章,其中以“美术欣赏”方面的文章最多,不仅学习幼儿园阶段的相关文章,也阅读了小学阶段的文章,通过不同学段的理论学习打开思路,明确了更多的教育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认知,也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本学期选择《如何读懂一幅画 起步图解国画》进行精读,并梳理了中国画参考欣赏资料。每月学习后,都能将其以学习资料、学习档案的方式收纳入库,上传网站,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其他教师学习交流。 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本学期严格按照“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开展工作,1月2月3月通过行动研究法从自然、社会、环境三方面充分挖掘了园内外的生态美育的相关资源。4月5月6月使用案例研究法从课题角度出发,尝试开展教学活动、班本课程和观察案例。6月份还与崔倩倩老师共同承办了太仓市“艺术类课程开发”共同体活动,邀请了张雪老师与肖芳主任莅临指导,本学期的课题实践活动研究方法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较好,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㈢及时总结过程性资料 每月开展课题活动后,能够及时的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成文,进行总结,学习资料及学习档案上传网站,相关资源开发表上传生态美育资源库,观察案例、班本课程等能够及时整理成文,积极在园部内进行交流分享,认真汲取其他教师的宝贵意见,并进行修改整理,优化文本撰写方式,养成了良好的教科研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