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户外活动中,小班的孩子们总是精力充沛,跑跳玩耍,尝试各种新鲜有趣的活动。然而,我看见涵涵却常常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太愿意尝试新的活动,今天在攀爬区活动时,她总是会躲在其他孩子的背后。
看到小朋友大多数都爬的很快,涵涵却不愿意尝试。她一直站在爬笼的一旁,不敢靠近。小朋友都拉着她的手说:“你别害怕呀,老师会保护我们的。”涵涵听完孩子们的安慰还是无动于衷。教师发现了涵涵的情况,走到她身边并轻声说道:“涵涵,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小朋友都在勇敢挑战呢,你会发现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如果你害怕的话我们都会在你身边保护你的。”
涵涵听了教师的话,抬起头来,看向爬笼上其他孩子兴奋的表情,眼中流露出一点点胆怯和害怕的神情。教师看出了她的犹豫,便又说道:“涵涵,老师可以跟你一起攀爬,我们一起一步一步地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涵涵终于挪了几步,她慢慢点了点头,跟着教师来到爬笼下。教师仔细地给她讲解爬笼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你先两只手抓紧绳子,小脚踩在绳子上,一步一步往上,我在旁边保护你。”一开始,涵涵还有些紧张,但随着攀爬的进行,她开始感受到了挑战的乐趣。突然,她一脚没有踩稳,脚滑了一下,老师马上护住了她,她继续踩稳后,顺利攀爬上去了,她抓住栏杆,看着下面,笑得很开心。
涵涵的行为表明她在面对新的、未知的事物时感到害怕和不安全。她可能缺乏自信心,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这可能是因为她之前已经有过尝试但是失败了,导致她失去了自信。但最终孩子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坚持爬到了终点,说明她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较协调灵敏。发现涵涵不敢攀爬时,有的孩子主动拉着她的手,安慰涵涵别害怕,并鼓励她勇敢往上爬,说明孩子们能注意到别人的害怕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涵涵在爬到终点后,明显变得更开心和自信了,说明她能为自己的好行为和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建立信任和亲密感:教师应该建立与涵涵的信任和亲密感,让她感到安全和放心,从而减少她的不安全感。此外,教师应该在涵涵尝试新事物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她可以做到,即使失败也不要紧。对于幼儿的好的行为多给予具体、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
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攀爬低矮的垫子或爬爬梯子,逐渐提高难度,让幼儿慢慢适应。同时要不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鼓励幼儿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跑跳、走、攀爬,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