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区域活动中,桢桢选择了美工区的“好吃的甜甜圈”。桌上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大小不一的造型纸板、彩纸、自然物、甜甜圈图片、吸管等。桢桢坐下后眼睛一直盯着图示上的甜甜圈图片。“我也吃过甜甜圈的,妈妈带我去上海吃的。”桢桢说。“你吃过的甜甜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问到。“就是这样圆圆的,上面还有彩色的巧克力豆豆。”桢桢说。“那你想试试自己来做一个吗?”我说。“我要做一个上次吃到的”桢桢一边说一边挑起了一个圆形的纸板。“老师,我吃的不是这样的,就是圆的。”桢桢指着旁边的曲面边缘说到。“那要么你可以用剪刀来剪一个圆圆的底板吧!”我提议道。桢桢看了看手里的纸停顿了几秒后摇了摇头,拿起了桌上的甜甜圈开始操作了起来。她选择了一个黄色的小模板和一个白色的大模板,并把它们交叠在了一起,后来发现一只会动来动去,桢桢便用轻黏土揉了一个个小圆子按压在了底板上,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将两块底板固定住了。贴了几个圆之后,桢桢拿了轻黏土、吸管粘贴在上面,说:这是水果口味的。
幼儿看到活动内容后能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自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材料和方式进行创作。活动中,桢桢选择了现有的底板进行组合并装饰,教师想鼓励她使用剪刀来设计制作自己印象中的甜甜圈造型,但可能考虑到某些方面的原因,桢桢拒绝了,还是选择了现有的底板操作。在底板固定上,教师原本想引导幼儿使用辅助材料(胶水、双面胶等)帮忙,但是桢桢的想法更特别,同时起到了固定和装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