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韵进入美工区后,目光落在了桌面上摆放的玉米(带玉米粒的玉米棒)、白色画纸、红色与黄色颜料盘及湿巾上。她先是伸出手轻轻触摸玉米棒表面的玉米粒,嘴里小声念叨:“有点扎手,一粒一粒的。” 随后,她拿起玉米棒,在颜料盘里轻轻蘸了蘸,接着将蘸有颜料的玉米棒放在白色画纸上,双手握住玉米棒的两端,慢慢滚动。第一次滚动后,画纸上只留下零星的颜料印记,韵韵皱了皱眉,盯着玉米棒和画纸看了看,又将玉米棒重新放进颜料盘里,这次她特意让玉米棒在颜料中多蘸了一会儿,还轻轻按压了几下玉米粒,确保颜料附着均匀。再次滚动时,她放慢了滚动速度,画纸上逐渐出现了连续的、带着玉米粒纹理的红色印记,韵韵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声说:“出来啦,像小火车的轨道。”之后,韵韵又取来黄色颜料,用同样的方法在画纸另一侧滚动玉米棒,制作出黄色的纹理印记。她还尝试变换玉米棒的滚动方向,一会儿横向滚,一会儿纵向滚。活动结束前,韵韵用湿巾擦了擦手上的颜料和玉米棒表面的残留颜料,将玉米棒放回材料筐,画纸放在作品展示角,还顺手把颜料盘摆放整齐。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明确,3-4 岁幼儿应“尝试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韵韵在拓印过程中,通过调整蘸取颜料的方式、控制滚动速度,让玉米拓印出清晰纹理,并将印记联想为“小火车轨道”“彩虹条纹”,主动运用色彩和纹理表现想象中的事物,符合该阶段幼儿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要求。同时,她反复尝试优化拓印方法,体现出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达到《指南》中“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期望。
《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 要求 3-4 岁幼儿“能双手协调地完成简单的操作任务”。韵韵双手握住玉米棒控制滚动方向和速度,在调整蘸颜料方式时精准控制手部力度,展现出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水平,符合该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标准。此外,活动后她主动清洁工具、整理材料,体现出初步的生活自理意识,与《指南》中“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一致。
⒈拓展拓印材料类型,提供不同品种的玉米、带纹理的蔬菜等,引导幼儿对比不同材料的拓印效果,鼓励她尝试组合材料创作,如玉米和胡萝卜纹理叠加,进一步激发艺术创造力,帮助她实现《指南》中“用多种工具、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目标。
⒉组织“我的拓印故事”分享活动,邀请韵韵讲述自己作品中“小火车轨道”“彩虹条纹”的创作思路,同时引导其他幼儿欣赏、提问,提升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增强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