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始后,其他幼儿纷纷进入 “太阳家”“月亮家” 娃娃家,有的扮演爸爸妈妈,有的模仿做饭、招待客人。霖霖则独自站在娃娃家区域外,双手攥着衣角,眼神偶尔看向正在互动的同伴,但始终没有走进区域。
老师发现后,走到霖霖身边蹲下,轻声问:“霖霖,你看太阳家里的乐乐正在做水果沙拉,好像很好吃呢,你想尝尝吗?”霖霖轻轻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想。”老师继续引导:“那我们可以当小客人,去太阳家敲门问问,能不能一起玩呀?我陪你去好不好?”霖霖犹豫了几秒,点了点头。
在老师陪同下,霖霖走到 “太阳家” 门口,老师轻声提示:“可以跟乐乐说‘请问能进来做客吗?’”霖霖看着老师,小声重复了这句话。屋内的乐乐听到后,立刻笑着开门说:“欢迎呀!”进入娃娃家后,在老师引导下,霖霖接过乐乐递来的水果,小声说:“谢谢。”随后,她坐在小椅子上,看着同伴们游戏,偶尔会吃水果,最后还主动帮 “太阳家” 的妈妈把散落的玩具小盘子放回桌上。
霖霖初始阶段不愿参与游戏,表现出社交退缩行为,这符合小班幼儿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社交适应特点,对陌生的游戏情境和同伴互动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在教师引导下,霖霖能逐步尝试互动,从愿意跟随教师到开口说 “请问能进来做客吗?”“谢谢”,体现出其语言表达能力在鼓励下得以发挥,社交意愿逐渐增强。活动后期霖霖主动帮忙整理玩具,展现出初步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说明在适宜的引导下,她能够逐步融入游戏环境,符合《指南》社会领域 “愿意与熟悉的同伴一起游戏” 的发展目标。
后续游戏中,提前与霖霖约定“小任务”,如“下次我们一起给太阳家带一朵小花当礼物”,通过具体的小目标降低她的社交压力,进一步激发其主动参与意愿。鼓励“太阳家”的同伴主动与霖霖互动,比如邀请她一起“做饭”“布置房间”,让霖霖在同伴的积极回应中增强社交自信。游戏结束后,在集体面前轻轻表扬霖霖 “今天去太阳家做客时很有礼貌,还帮忙整理玩具”,强化其积极的社交行为,促进她更主动地参与后续集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