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在游戏中,萱萱担任了娃娃家的“妈妈”角色,她照顾一个由玩具娃娃充当的“宝宝”。萱萱很快进入了角色,对“宝宝”展现出了极大的关爱和耐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萱萱发现“宝宝”哭闹时,她迅速判断“宝宝”可能是饿了,于是拿起一个小奶瓶,假装为“宝宝”冲调奶粉。萱萱轻轻地摇晃奶瓶,使奶粉充分溶解,然后坐下来,温柔地将奶瓶送到“宝宝”的嘴边,模仿喂奶的动作。
在喂奶过程中,萱萱非常细心,她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确保“宝宝”能够顺利喝到奶。同时,她还轻声细语地安抚“宝宝”,使其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整个喂奶过程充满了温馨和母爱。
喂奶结束后,萱萱还模仿妈妈的样子,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其消化,并为其擦拭嘴角,确保“宝宝”的舒适和卫生。
幼儿行为分析:
《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中指出: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萱萱在角色游戏中展现出了极强的角色认同感和责任心。她能够快速地进入“妈妈”角色,并准确地判断“宝宝”的需求,给予恰当的照顾。特别是在喂奶这一环节,萱萱展现出了细腻和耐心,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和语言,成功地营造出了母爱的氛围。
此外,萱萱在游戏中还表现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想象力。她能够与“宝宝”进行互动,通过模仿妈妈的行为来满足“宝宝”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游戏的内容。
教师的支持策略:
⒈教师可以继续鼓励萱萱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更多与“宝宝”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引导萱萱更加深入地理解母爱的内涵,通过游戏来培养她的爱心和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类似的角色扮演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乐趣和成长。
⒉根据萱萱的游戏需求,教师可以投放更多与喂奶相关的游戏材料,如不同大小的奶瓶、奶嘴、奶粉罐等,以增加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⒊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小毛巾、围兜等,让萱萱在游戏中能够更好地照顾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