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学习故事:我会洗手

作者: 时间:2025-10-24 点击数:


中午用餐前,小钦在听到教师提醒后,主动走向洗手池。小钦打开水龙头,然后又将水龙头往里面推了推,,把水关小了一些。随后,她伸手放在了肥皂袋子上面,两只手包着肥皂袋子搓了几下,又将手并拢揉搓,手上出现了丰富的泡沫。接着小钦伸手想要洗掉,教师出声提醒:“我们看着图片,小手都要洗一洗哦。”小钦点点头,开始揉搓,完成“内(掌心相对搓洗)”、“外(洗手背)”及“大(搓洗拇指与虎口)”等步骤,动作较为流畅。但在进行“夹(手指交叉揉搓)”时,出现了短暂的停顿,,同时在“立(指尖在掌心揉搓)”的环节,动作也稍显模糊。教师在一旁继续轻声提示“别忘了搓搓手指缝和指甲缝哦”,小钦立即调整动作,顺利完成了这两个步骤的加强清洗。主动将手伸至水流下,仔细冲净所有泡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钦在听到教师提醒后,能主动前往洗手,且流程完整,虽然是提醒的,但是幼儿表现的很积极,是已经内化的自觉行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钦能够独立完成打开水龙头,并且将水龙头往里面推了推,触碰肥皂,揉搓产生泡沫、冲洗、擦干等一系列动作,其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独立完成盥洗活动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师指导策略:⒈将在盥洗室内张贴的七步洗手法图示在日常的讲评环节投放在公屏上,并且多次引导,让幼儿能够多次反复的记忆。

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以及“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结合七步洗手法,创设简单的小儿歌,在餐前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利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帮助幼儿记忆完整的流程,让洗手变得更有趣。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