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5-06-24 点击数: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幼儿行为分析
娃娃家“妈妈”小宜对“哥哥”说:“家里菜不够了,你去买点菜吧!”一末没有去银行领钱买菜,而是从窗边取来晾晒的艾草,对 “妈妈”小宜说:“我从那边找到了这个,很多菜,老师说可以用,我们用这个烧饭吧!” 晨晨接过艾草洗菜、炒菜,一末说:“我来帮你一起吧!”于是帮忙摘菜,两人配合完成烹饪。用餐时,昊昊加入,并提议:“我们一起喂娃娃吧!” 一末和浩浩轮流用勺子舀“菜汤”喂娃娃,一末边喂边说:“乖乖吃蔬菜,来吃点菜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一方面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他们模仿成人烹饪、喂娃娃,从一末与小宜的分工(摘菜/炒菜)更展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符合 “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幼儿喂养娃娃时的语言“乖乖吃蔬菜”等,反映其对生活经验的迁移,契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角色情感”的要求。此外,使用艾草替代“菜” 的行为,展现象征性思维以及幼儿在游戏中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
后续
的支持
⒈肯定幼儿游戏中的互动与创造,鼓励幼儿分享游戏经验。
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游戏” 的目标,在游戏分享环节展示一末用艾草替代食材的创意,并鼓励幼儿大胆介绍游戏中的情节,强化幼儿对合作与创造的积极体验。
⒉增强跨家互动或者跨区联动意识,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鼓励几个娃娃家增加互动,如“相互串门”,教师也可以适时参与其中,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跨区互动,并关注幼儿在其中的能力发展。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