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宸和黎冉说:“我们来搭房子吧!”宸宸拿起两个大弯曲的积木放好,说:“我们要先搭一个圆,再放几个柱子。”和琪拿来圆柱,间隔着放到了大弯曲的积木上。接着宸宸又拿来了两个大弯曲的积木,刚放上去就掉了下来。和琪看到了,说:“哎呀,你这个放错了。”她将圆柱体移了移位置。宸宸继续放好大弯曲的积木,还是掉了下来。这时候,和琪说:“这里的柱子要对齐。”接着,她用小手比划着位置,放好了圆柱体,宸宸将两个大弯曲放了上去,终于成功了,他将“施工中”的标志放好,说:“我们还没搭好呢!”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孩子们对于图片上的架空技能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后,他们进行了积极地模仿建构。而对于圆柱体的定位,孩子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放。在一次次的尝试后,他们终于找到并总结出了经验,四个圆柱体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同时保持对齐。可见,班级中部分幼儿已有了一些关于位置、对称、形状等科学经验。《指南》社会领域指出: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基本上都能与同伴进行友好游戏。在建构行为上,有负责放圆柱体的,有负责放大弯曲的。小朋友们之间的游戏氛围是比较融洽的。在建构的分享环节中,我们可以鼓励全班的孩子们观察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提出如“你们觉得它们应该如何摆放才好?”这样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我们可以示范如何保持圆柱体的对称性,并邀请孩子们一起尝试思考哪种摆放方式更稳定。对每个孩子的尝试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引导孩子们在建构过程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比如询问彼此的想法或提出建议;在讨论中强调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建立友好的互动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