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时间,燊燊选择了角色游戏区。他先跑进“娃娃家”,拿起小锅铲翻炒几下,随即放下,又拿起奶瓶摇晃两下后放下,嘴里说着“吃饭啦!”但未持续扮演。随后他跑到“甜品店”,抓起橡皮泥做的“蛋糕”大声说“我来卖!”,但没有等待“顾客”回应就跑开。在整个游戏中,燊燊频繁更换角色和道具,肢体动作幅度大,言语伴随动作较多,与同伴少有持续性的语言交流,多处于独自兴奋状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社会领域“愿意参与游戏活动,但角色意识较弱”的特点,燊燊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欲望和动作表达需求,但角色坚持性和游戏目的性较弱。其好动行为符合该年龄阶段以动作为媒介进行模仿和探索的特点,注意易转移,尚未形成稳定的角色意识和游戏规则感。他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情绪和想法,显示出初步的象征性思维,但需进一步引导如何融入情景和与同伴合作。依据《指南》中“鼓励幼儿参与角色游戏,体验扮演的快乐”的目标,教师可设计动作参与性强、角色明确且转换频率较高的游戏情节,如“外卖员送餐”、“甜品师傅搓面团”等,满足其好动需求的同时逐步建立角色意识。
按照《纲要》中“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理念,通过教师示范和语言引导,帮助燊燊在游戏中学习等待、轮流等基本规则,鼓励他用简单的语言与同伴互动,如“你要买蛋糕吗?”逐步提升其游戏中的专注和交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