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穿着一件淡蓝色的小围裙,“欢迎光临,今天想喝点什么呀?”瑶瑶对着“顾客”嘴角微微上扬地说。“我想喝草莓汁!”“顾客”回答。瑶瑶点点头,用小手指着柜台上的“菜单”:“好的,草莓汁一杯。请问还需要点别的吗?我们今天还有小饼干,要不要尝尝?”
“小饼干是什么味道的呀?”“顾客”问。瑶瑶拿起一块“饼干”,递给“顾客”:“你尝尝。”“顾客”接过“饼干”,放到嘴里,嚼了嚼:“嗯!”“顾客”接着说:“那我要一杯草莓汁,还要一块小饼干。”
“好的,一共五元。”瑶瑶说。
“我没有钱,怎么办呀?”
瑶瑶说:“没关系,今天开业,可以免费送给你。下次记得带钱来哦!”
“顾客”接过“草莓汁”和“小饼干”,说了声“谢谢”,走到一边,开始“吃”起来。
分析: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语言领域的描述,4岁幼儿应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瑶瑶在角色扮演中,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如“欢迎光临”“想喝点什么呀”,表明她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意识。但从对话内容来看,瑶瑶的语言表达较为简单,缺乏更丰富的描述和互动,例如没有主动介绍其他饮品或小吃,引导顾客消费。当“顾客”表示没有钱时,瑶瑶主动提出免费赠送,表现出一定的分享意识。但瑶瑶在处理问题时,方式较为简单,缺乏更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可以建议“顾客”下次再来,或者提供其他更优惠的选择。
措施:
⒈教师可以创设更多互动环节,如让孩子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不同情境,鼓励幼儿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⒉教师可以在活动前与幼儿共同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幼儿思考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当“顾客”没有钱时,除了免费赠送,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其他方法,如建议“顾客”下次再来、提供其他更优惠的选择,或者让“顾客”帮忙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换取”商品,培养幼儿的应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