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学习故事2:设计搭桥(张玲玲)

作者: 时间:2025-09-24 点击数:

    小妤在益智区选择设计搭桥卡片后,先拿起一支蓝色马克笔,在白纸上认真绘制。她先画了几个不同形状的方框代表木块,仔细思考后给每个方框涂上对应颜色,还特意用短线标注出棉签的摆放位置。绘制过程中,她时不时停下观察旁边的搭桥范例卡片,借鉴布局思路后继续创作。当遇到颜色搭配和位置布局的疑惑时,会轻轻皱起眉头,调整画笔的走向,最终完成一张包含3种颜色木块和2处棉签位置的设计卡片,完成后露出满意的微笑,主动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整个过程专注且投入

    在科学探究方面,小妤自主设计卡片的行为体现了“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她通过绘画表征的方式,将对木块颜色、位置和棉签布局的理解转化为视觉符号,在创作中不断调整、完善设计,展现出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数学认知与艺术领域的融合上,设计卡片的过程要求幼儿同时处理颜色辨别、空间方位(木块的上下左右布局)和图形表征,这发展了她的“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能力,也符合艺术领域“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目标,体现了跨领域的学习与发展。

    提供多种材质、颜色的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蜡笔)和不同规格的纸张,鼓励幼儿创作多样风格的设计卡片;同时准备“设计灵感图册”,收录不同空间布局和颜色搭配的范例,供幼儿参考借鉴。

当幼儿在设计中遇到瓶颈时,以启发性问题引导,如“你设计的这座‘桥’,木块的颜色搭配还可以怎么调整?”“棉签放在木块的哪个位置会更稳固呢?”帮助幼儿拓展创作思路。

    ⒊设立“小小设计师”展示区,将幼儿设计的卡片进行陈列,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组织“卡片交换游戏”,让幼儿用自己设计的卡片与同伴互动搭建,激发创作成就感与游戏趣味性。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